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道生,一般称为生公,是晋宋间的义学高僧。本姓魏,钜鹿(今河北省钜鹿县)人,寓居彭城(今江苏省徐州市)。幼而颖悟,...【彼分涅槃】 p0800 此亦静虑之异名。瑜伽十一卷九页云:或复名为彼分涅槃;亦得说名差别涅槃。由诸烦恼一分断...(术语)佛之所证,他人无有类似之证也。同于无上觉。...(术语)与线同字。梵语修多罗Sūtra,直译为綖。义译为经。两译双举为綖经。经文为如线之贯物,使不散逸,贯穿连缀...(杂语)幸福之可庆者。宝箧印陀罗尼经曰:若是塔所在之处,有大功勋,具大威德,能满一切吉庆。...(术语)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。十信云者,入佛之教法,先以信所以能入也:一、信心,灭尽一切妄想,而中...禅宗公案名。佛日,为唐末曹洞宗云居道膺禅师(?~902)之法嗣佛日本空。此公案即佛日本空参谒夹山善会禅师(805~...为天台宗所立四门之一。即观诸法为有,以作为入道之法门。亦即观因缘生灭诸法为有,破除十六知见等,并发起真无漏智...(术语)安乐集所立三心之一。不间杂余念,但忆念弥陀一佛,心无间断而相续也。...佛陀行走时,足不着地有三种意义,即:(一)地有虫,谓地上有虫,或伏或走,佛陀以护生之心,恐伤其命,故行时足去地...(术语)梵语Mahā,摩诃、么贺。自体宽广之义,周遍包含之义,又多之义,胜之义,妙之义,不可思议之义。俱舍论一...佛说出家功德经...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 阿难,云何...如是我闻:一时,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,三昧正受,一切如来光严住持,是诸众生清净觉地;身心寂灭平等本际,圆满...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;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。 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...
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: 过去久远前,在此舍卫城有位国王,名长寿王。他聪明睿智,无事不知。不过,虽然长寿王善于...
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,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的五条寺规进行的。民国15年就开始,为灵岩山定了五条寺规, ...《增一阿含经》云:诸佛世尊,成大慈悲,以大悲为力,弘益众生。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与平等,想达到慈悲、平等的心,...
出家人,先须要知,出家割爱辞亲,本为求出生死。若为生死大事,要知世间一切诸法,皆是苦本,身是苦聚,必要发心修...
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,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。因为那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流现的清净刹土,那里没有三恶道。...○ 礼义廉耻,可以律己,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,十败其九。为人做善方便者,其后受惠 为善最乐,是不求人知...
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: 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: 法本法无法,无法法...
清溪洪进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襄州清溪山洪进禅师,在地藏时居第一座。一日地藏上堂,二僧出礼拜。藏曰:「俱错。」二僧无语,下堂请益修山主,修曰:「汝自巍巍堂堂,却礼拜拟问他人,岂不是错?」师闻之不肯。修乃问:「未审上座又作么生?」师曰:「汝自迷暗,焉可为人?」修愤然上方丈请益,藏指廊下曰:「典座入库头去也。」修乃省过。又一日,师问修山主曰:「明知生是不生之理,为甚么为生死之所流?」修曰:「笋毕竟成竹去,如今作篾使还得么?」师曰:「汝向后自悟去在。」修曰:「某所见只如此。上座意旨又如何?」师指曰:「这个是监院房,那个是典座房。」修即礼谢。住后,僧问:「众盲摸象,各说异端。忽遇明眼人,又作么生?」师曰:「汝但举似诸方。」师经行次,众僧随从,乃谓众曰:「古人有甚么言句,大家商量。」时有从漪上座出众拟问次,师曰:「这没毛驴!」漪涣然省悟。
上篇:罗汉院义禅师 | 下篇:清凉休复禅师 |
(饮食)Asaru,药名。止观一之五曰:如服阿娑罗药先用清水。同辅行曰:阿娑罗药,未详形状。(罗BhumeaLacera)。...
道生(355—434)
彼分涅槃
毕竟觉
綖
吉庆
十信
佛日豆爆
有门
相续心
佛行离地三意
大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圣严法师《人的三世因果观》

怨怨不休息,无怨能胜怨

明学长老:恪守印祖规约,道风远播中外
素食护地球

现前见闻知觉,全是妄想用事,总非真心

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
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