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【十地】 p0100 显扬三卷一页云:谓菩萨十地。广说如经。一、极喜地。谓诸菩萨住此地中,先已于心增上法行,善修治...【大净福田】 p0241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:大净福田者:永离烦恼,如世良田,速能生长广大果故。...【能入正性离生】 p0896 大毗婆沙论三卷九页云:能入正性离生者:谓此心心所法、能入见道。问:一切圣道皆是正...(地名)Kāmarūpa,国名。在东印度。周万余里,人体卑小,语言少异于中印度,崇奉天神,不信佛法。自佛教兴至唐世...【住】 p0658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:住者:谓于所缘,不流散故。 二解 瑜伽十三卷三页云:云何为住?谓善取...(名数)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之三部。此三部尽一切之秘法。...指与欲、受欲、说欲三法。即举行布萨、说戒、授戒等时,同一结界内之比丘皆应参加,然碍于其他原因而不能参加者,于...【无明对治殊胜】 p107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:复言:世尊!云何无明对治殊胜?世尊告曰:有二妙智、对治无...(杂语)成实论,又成实宗,又成实师也。...(术语)有缘日之略。谓某佛于娑婆有缘之日也。又结缘日之义。众生于其佛结缘之日也。此缘日之义,经论无典据。但以...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;此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。即:(一)世福,又作世善。为世俗本来存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(据《华严经疏钞》分段)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: 一、十种三业 佛子,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...根据《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》(印光法师鉴定)整理并注音。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。特此说明。...
本刊记者: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给我们慈悲开示。早在1926年(长老时年8岁),您即在江宁湖熟珠峰寺出家,可谓童真入...▲ 若人寿百岁,邪学志不善,不如生一日,精进受正法。(《法句经-教学品》) [今译]如果能活一百岁,却去学不好...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,不能去走极端。 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,只要求斋戒清净,守八关斋戒,过午不食,...问: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?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人也在供养佛,他们除了香歌舞乐和供养佛外,还干点什么?净土...
习惯上,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。当正念存在的时候,四圣谛和八正道的其它七个要素也就存在。当我们充满正念的...
渐教,是通过有次第有阶位的方式,根据众生的根机,按其所求所需而设立的一种方法。一个阶次一个阶次,如同阶梯,清...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,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,凡是一切能杀害我们的慧命,不论是来自外界的障碍,或是由自己...
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: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,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,表面上东做佛事,西做功德;实际呢...
大龙智洪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鼎州大龙山智洪弘济禅师,僧问:「如何是佛?」师曰:「即汝便是。」曰:「如何领会?」师曰:「更嫌钵盂无柄那。」问:「如何是微妙?」师曰:「风送水声来枕畔,月移山影到床前。」问:「如何是极则处?」师曰:「懊恼三春月,不及九秋光。」问:「色身败坏,如何是坚固法身?」师曰:「山花开似锦,涧水湛如蓝。」
上篇:南岳金轮和尚 | 下篇:白马行霭禅师 |
大乘之果位,是即大乘之究竟趋向也。大乘之究竟极果,即是佛耳。所谓佛者,其义不可具说。然姑求括略诠解,则曰自觉...
十地
大净福田
能入正性离生
迦摩缕波
住
三部大法
欲法
无明对治殊胜
成实
缘日
三福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华严经·净行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暮时课诵--单日

宽容、善良、淡泊、乐观——南京吉慧长老访谈录
【推荐】佛经格言集萃
大安法师:念佛不能走极端
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

正念是佛法的核心

天台八教丨渐教
五欲六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