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小乘以十智,摄一切之智: 一、世俗智 有漏之智,不能出离生死,是曰世俗智。 二、法智 欲界四谛下苦法等...亦名:疑恼戒开缘 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律不犯者,其事实尔,不故作。彼非尔许时生;恐后有疑悔,无故受他利养,...【六转依】 转依,即转舍下劣之所依,而证得胜净之所依。唯识宗依所得位之别,将转依分为六种:一、损力益能转,即...(经名)迦楼乌陀夷,思世尊恩深,赞不可中食,佛印可之,呵不持此戒者。摄于中阿含五十。...(人名)Subhūti,又作须浮帝,须扶提。新作苏补底,苏部底。译言善现,善吉,善业。又称空生。十大弟子中,解空第...(术语)化佛八相中之第六。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无上菩提之相也,但四教成佛之相各异。...(术语)谓由缘而生者。由无明之缘而生之行,为缘己生,由行而见之时识,即缘己生也。...【二大种】 p0024 瑜伽三卷三页云:或有聚中,二大种可得。如雪湿树叶花果等中,或热末尼等中。...(天部)六火天之一。位于胎藏界外金刚部之东方,又侍于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下,或于补陀落山下结草庵奉观音云。赤肉...(术语)念佛三昧之美称也。念佛者即三昧中之至宝,故名宝王三昧。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曰:善男子善女人!虽能以...念佛行者所蒙受摄取之利益有三缘,亲缘即三者之一。即行者与弥陀间密切之关系。行者日常口称佛,佛即闻之;身常礼敬...(嘉兴藏流通本)...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,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,...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、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,五百比丘...
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,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:好一点也是梦,坏一点也是梦。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,去搞什么...问: 怎样才算真用心念?标准方法怎么样?有杂念就算没用心吗? 大安法师答: 诵经主要的心态是至诚恳切。诵经,你...
贵人虽贵未为欣,死后还他一个坟。 三谢园亭空燕子,五侯门户但寒云。 身登上品方为贵,心悟真如始立勋。 却到莲池...
问: 《影尘回忆录》中提到,谛闲老法师生病时说观是假的,疼是真的, 请问这句话的含义? 梦老老和尚答: 谛闲老法...
非人不是指鬼神咯,是指这个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! 说我们身为人,是要有人格的。人的资格就是要有五常仁、义、...
(上) 古印度时,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毗诃罗山的七叶树窟。当时城中有一位居士名散陀那,喜好游...
问: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? 慧律法师答: 十善业离不开身、口、意:身善、语善、意善。 记得,身体一定要做...
我们一生当中,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,全部是你自己的东西。我们每一个人,都活在自己的心中,《楞严经》是这个意思...
仙宗院明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福州仙宗院明禅师,上堂曰:「幸有如是门风,何不炟赫地绍续取去。若也绍得,不在三界。若出三界,即坏三界。若在三界,即碍三界。不碍不坏,是出三界,是不出三界。恁么彻去,堪为佛法种子,人天有赖。」时有僧问:「拏云不假风雷便,迅浪如何透得身?」师曰:「何得弃本逐末。」
上篇:瑞峰志端禅师 | 下篇:安国院祥禅师 |
【五系几是奢摩他等障】 p0287 瑜伽七十七卷十四页云:世尊!如佛所说五种系中,几是奢摩他障?几是毗钵舍那障?几...
十智
疑恼比丘戒开缘
六转依
迦楼乌陀夷经
须菩提
成道
缘己生
二大种
婆斯仙
宝王三昧
亲缘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
【大藏经】优婆塞戒经

人生的总预测
大安法师:怎样才算真用心念

却到莲池更回首,世间蝼蚁尽纷纷

谛闲老法师生病时说「观是假的,疼是真的」是何含义

净土不摄非人

佛陀度化五百梵志

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