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【七地】 p0050 瑜伽四十九卷一页云:如前所说十三住中,应知随彼建立七地。前之六种,唯菩萨地。第七一种,菩...【十恶业】 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,称为十恶,又作十不善业道。此十不善业道有身、语、意三方面,身恶业即杀生...亦名:畜长钵过限戒缘起、畜长钵戒缘起、长钵过限戒缘起 含注戒本·三十舍堕法:“佛在舍卫,六群畜钵。恶者置之,...(菩萨)Vimalakirti,旧称维摩诘,新云毗摩罗诘,鼻磨罗难利帝,译曰无垢称。西域记七曰:毗摩罗诘,唐曰无垢称,...【不善界】 p0319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:云何不善界?谓不善身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,是名不善界。...凡二卷。刘宋沮渠京声译。又作治禅病秘要经、禅要秘密治病经、治禅病秘要法经、治禅病秘要。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。内...【缘有缘缘无缘法】 p1304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二页云:云何缘有缘缘无缘法?答:若意识幷相应法,缘心心所法,及色、...禅林用语。指住于毗耶离城之维摩居士。老古锥,指老练圆熟之师家。从容录第六则(大四八·二三一上):“药之作病,...(物名)梵云坛荼Danda,幢上置人头者,琰摩王之三摩耶形也。...【两舌】 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、挑拨离间,破坏彼此之和合者,称为两舌。又作离间语、两舌语。为十恶业之一。...菩萨所修之二种忍。(一)生忍与法忍。(一)生忍,又作众生忍。忍,即忍耐之意。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瞋不恼,如慈母爱子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(据《华严经疏钞》分段)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: 一、十种三业 佛子,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?云何得不...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尔时世尊四众围绕。及天龙夜...问: 社会目前的中坚分子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五年级,近来也已步入中年。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机感,往回看,觉得这一生...
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,都会看到袅绕的烟霭和通明的灯烛,马上就会感觉到一种神圣气氛,身心也不由得...
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。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妄想,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碍你往生的,叫作表层妄想。表层妄想...一、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?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产;害怕自己永远都找不到生命中那个特殊的人;或者害怕会失去...
大乘佛教,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,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,把它分成两个重点,一个叫做理观,一个叫做事修...有粮千担,也是一日三餐; 有钱万贯,也是黑白一天; 洋房十座,也是睡榻一间; 宝车百乘,也是有愁有烦; 高官厚禄...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,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,因为只有在思想的活动中,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。一个思想中人也...
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,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,巴不得他倒霉,巴不得他碰车,巴不得他得癌症赶快死了,见不到你...
永安怀烈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抚州永安院怀烈净悟禅师,上堂顾视左右曰:「患謇作么?」便归方丈。」上堂,良久曰:「幸自可怜生,又被污却也。」上堂:「大众正是著力处,切莫容易。」僧问:「怡山亲闻一句,请师为学人道。」师曰:「向后莫错举似人。」
上篇:仙宗守玭禅师 | 下篇:闽山令含禅师 |
(经名)一卷,宋施护译。与长阿含散陀那经同本。佛至尼拘陀梵志所诘问彼,彼默然不能答。...
七地
十恶业
畜钵过限戒缘起
毗摩罗诘
不善界
治禅病秘要法
缘有缘缘无缘法
毗耶老古锥
人头幢
两舌
二忍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无量寿经
【大藏经】华严经·净行品
【大藏经】佛说佛名经
人到中年真的百事哀吗

提倡环保--远离有毒香烛

颠倒妄想不除,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
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

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
人,争个什么呢
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