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(杂名)涅槃经三十八曰:是经能为一阐提杖。...(名数)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。...指凡夫之虚妄情识。亦即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。成唯识论卷一(大三一·二上):“随自妄情,种种计度。”[顺正理论...(譬喻)智慧能断烦恼,故名慧剑。义楚六帖五曰:宝积经云:文殊执剑,驰往佛所。佛言:杀贪瞋痴身,令诸众生悟慧剑...天台宗所立三止之一。又作系缘守境止,略称方便止。系相对于空假中三观中之假观而立者,偏于俗谛。菩萨知空非空,能...【静息王】 p1378 瑜伽二卷十四页云:复次于世间四姓生已;方乃发起顺爱不爱五趣受业。从此以后,随一有情,由感杂...谓靠著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,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。...(杂名)生-殖-器病之名。译曰妒黄门。因见他淫,方有妒心,而起淫根之病也。...指非二十二根。六根、六境、六识等十八界中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五境与法界一分属于非根,其他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...(一)指五根、五境、无表色等三种色法。(一)五根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种色根。(二)五境,又称五尘。乃依五根而...(术语)觉之意。对于迷而言。即自迷梦醒觉也。与觉悟同义。...普贤行愿品...阿难问事佛吉凶经...如是我闻: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,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、天龙八部,悉皆云集。 尔...
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,而并非只有坐禅一途。唐代慈受禅师在《训行童颂》中说: 香积厨中...
能在梦中能念佛号,这是好现象,说明你今生,也许是你宿世,曾经念过佛,这个佛号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的种子的力量大...
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?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;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...佛陀说法,讲究应机,提倡随机施教。 比如,对小孩,佛陀教他们要不妄语等,而不讲高深的业、轮回理论;对老者,常...佛教,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,在佛陀时代,并无所谓八宗十宗,甚至数宗数派,大圣佛陀观机逗教,什么根机说什么法,自...
复次,曼殊室利,若诸有情,好喜乖离,更相斗讼,恼乱自他,以身语意,造作增长,种种恶业,辗转常为不饶益,相互谋...唐朝龙潭崇信禅师,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,数年之中,打柴炊爨,挑水作羹,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。一天乃...
出家路漫漫,从无知到信仰,从舍俗到出家,从净人到沙弥,从沙弥到比丘。 出家落发需要多大的勇气啊。从学法到安住...
法海立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处州法海立禅师,因朝廷有旨,革本寺为神霄宫。师升座谓众曰:「都缘未彻,所以说是说非。盖为不真,便乃分彼分此。我身尚且不有,身外乌足道哉!正眼观来,一场笑具。今则圣君垂旨,更僧寺作神霄,佛头上添个冠儿,算来有何不可。山僧今日不免横担拄杖,高挂钵囊,向无缝塔中安身立命,于无根树下啸月吟风。一任乘云仙客,驾鹤高人,来此咒水书符,叩牙作法。他年成道,白日上升,堪报不报之恩,以助无为之化,只恐不是玉,是玉也大奇。然虽如是,且道山僧转身一句作么生道,还委悉么?」掷下拂子,竟尔趋寂。郡守具奏其事,奉旨改其寺曰真身。
上篇:投子通禅师 | 下篇:天宁明禅师 |
(物名)支那建安所造之茶盏也。象器笺二十曰:宋蔡襄茶录云:茶色白,宜红盏。建安所造者绀黑,纹如兔毫,其杯微厚...
一阐提杖
三藏
妄情
慧剑
方便随缘止
静息王
愿力自然
伊梨沙掌拏
非根
三色
悟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阿难问事佛吉凶经
【大藏经】浴佛功德经

香积厨中出高僧

梦中能念佛是好现象吗

【推荐】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
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
佛教为何分宗派

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
茶饭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