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杂名)生-殖-器病之名。译曰妒黄门。因见他淫,方有妒心,而起淫根之病也。
佛教词典 > 佛学大辞典 > 正文
【黄遍处】 p1188 集异门论二十卷三页云:问:黄遍处定、加行云何?修观行者、由何方便,而能证入黄遍处定?答:初...【随法行】 p136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:随法行者:于因转时法随法行。由闻他音,内正如理,而思惟故。又云:随法行...【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】 p0652 瑜伽六十五卷四页云:复次若计有我,一切蕴法不相应故,无有蕴者;此所...(书名)一卷,秦罗什译。先明形疾轻微,心病深重,次明四无量观法,白骨观法,观佛三昧法,法身观法,十方诸观法,...(术语)初地菩萨之别号也。璎珞本业经上曰:佛子!世间果报者,所谓十住铜宝璎珞铜轮王,一百子为眷属。(中略)欢...(经名)三卷,后汉支娄迦谶译。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。纯真者,神人之义,陀罗者,紧那罗之讹略,即神人紧那罗...(术语)对于无想之语。对于无想天之有情,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。无想天在色界,生于此之众生,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...(譬喻)禁者禁制也,捉毒蛇有制法,应以铁杖先押其头,次以手捉其顶,不依此制法,卒尔捉蛇,则为螫死。是譬比丘无...为一种药品。又作阿虞、阿魏药。产于北印度、伊朗等地之大草本植物“兴渠”(梵 hivgu),若截断其茎枝,断口处即渗...【法】 法之一字,梵语 dharma ,音译达磨。在佛典中用例极多,语意颇不一致。大致说来,早期佛教多以法为轨范义,...(名数)一眼根Cakṣurindriya,二耳根Śrotrendriya,三鼻根Ghrāṇendriya,四舌根Jihvendriya,五身根Kāyendri...佛说出家功德经...卷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无漏大阿罗汉,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能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
看第二段,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,有谬云:年少力强,宜习教典,年衰力弱,只堪念佛。 这个是在当时明朝有一...
如菩萨六念,念佛第一。又云:系念思惟因缘力故,得断烦恼,是《涅槃》义。如佛告父王:汝今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...
佛陀告诉善生,有六种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。第一是沉迷于饮酒;第二是赌博;第三是生活放荡不检点;第四是沉迷于追逐...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,开光也不例外。 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,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,而不能彻见诸法的...
在佛陀的教导中,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。身即是心,心即是身,身心相互连结,两者无法分开,因此,愤怒不仅仅只...常听有人抱怨:哎,活得真累!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。心累,凡事看不开,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...
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。要告辞时,藏门送他到门外。 藏门指着庭院里的一块石头,问说: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你且...
不修行,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;修行,也有着魔的时候。着魔的时候怎么对治呢? 1. 发心真诚: 现在是五浊恶世:劫...
伊梨沙掌拏
【佛学大辞典】
上篇:伊叶波罗 | 下篇:伊蒲塞 |
(术语)Kṣetra,一国土也。刹,掣多罗之略名。译作土田。一佛济度之境,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刹。见名义集七。...
黄遍处
随法行
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
思惟略要法
万子轮王
纯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
有想
无禁捉蛇
阿魏
法
二十二根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
不重视教理,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

菩萨修行六念,把念佛放在第一

六种会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
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

身心一如相互连结
心累之人

心中的石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