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四方国主之一。当转轮圣王未出世时,出现于南赡部洲之四主之一。自雪山之西至于西海,其间多出财宝,故其王即称西方...【三种梵志】 p0178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:复有三种梵志。一、趣向梵志。二、住果梵志。三、到究竟梵志。...(菩萨)旧称文殊尸利。新称曼殊室利。菩萨名,略云文殊。...为最小之袈裟。系日常工作或就寝时所穿着之贴身衣。此衣最小之限量,必须覆盖三轮,即上盖肚脐,下掩双膝。释氏要览...西晋译经居士。恒居关洛。明解有才干,博通经传,复善于撰文。曾参与竺法护之译经工作,笃志务法,参正文句,而有笔...(术语)佛三身中法身报身之二身也。...(术语)事理二禅之一。有漏定为事禅,无漏定为理禅。四教仪集注中曰:大论云:三阿僧祇时六波罗蜜者,是乃事禅事智...(喻)大海之水面映现森罗之万象,以之比喻菩萨之三昧,含藏一切诸法,是名海印三昧。...(人名)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,姓陈,偃师人,俗名袆。兄长捷,先出家,在洛阳净土寺。师十三岁,亦入净土寺出家,就...识者,谓六识身眼识乃至意识眼识者,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。耳识者,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。鼻识者,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...梵语 sijha-vijrmbhita-samādhi。又称师子威三昧、师子颦伸三昧、狮子奋迅三昧。略称奋迅三昧。三昧,定之意。于所...佛说出家功德经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,前后围遶。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,偏袒右肩,右...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 阿难,云何...
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谈到九品往生,其中上品上生的条件,是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,解第一义。 解第一义就等于宗...
佛就跟普广菩萨说:你若见有人读这个《地藏经》,乃至于很短暂、一念赞叹《地藏经》,或者见《地藏经》很恭敬,你要...
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,那很简单,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。而修行的困难就是,主要是你内心深处,留下一些乱七八糟过去...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说法时,国中有一淫女,名曰莲华。 她自觉地发出善心,去放下一切世事,出家为比丘尼,独自向...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,心中郁郁寡欢,成为一种心病。致使她的性情乖戾,夫妇俩更合不来。 恰巧有一位高僧来到...
问: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? 圣严法师答: 一心不乱这句话,出于《阿弥陀经》,在《遗教经》中也说到:制心一处,无事...
我们信解、领纳这个理念,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目标:将当生往生净土作为吾人斯世修行的唯一目标,不再去打其...
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,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,自己忽然脱口而出说: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如戏,但每一个人要努力扮...
茶陵郁山主
【五灯会元】
茶陵郁山主,不曾行脚,因庐山有化士至,论及宗门中事,教令看。僧问法灯:「百尺竿头,如何进步?」灯云:「恶。」凡三年。一日乘驴度桥,一踏桥板而堕,忽然大悟。遂有颂云:「我有神珠一颗,久被尘劳关锁。今朝尘尽光生,照破山河万朵。」因兹更不游方。师乃白云端和尚得度师。云有赞曰:「百尺竿头曾进步,溪桥一踏没山河。从兹不出茶川上,吟啸无非啰哩啰。」
上篇:实性大师 | 下篇:僧肇法师 |
又称九有。有情居止之世界,可分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等三界。依禅定三昧之深浅,色界、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、四无色...
宝主
三种梵志
文殊师利
守持衣
聂承远
法报
理禅
大海印
玄奘
识
师子奋迅三昧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右绕佛塔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

上品上生的条件

念地藏经的功德,一点都不会丧失

【推荐】只要问妄想一句话,它就完了
好景不长
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

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

【推荐】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