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梵语 kulapati。意译作家主。求法高僧传卷上载,若有一人称豪,独用僧物,处断纲务,不白于大众者,称为俱攞钵底。...梵语 a-dattādāna。十恶业道之一。谓他人不与而自取之。即指偷盗。禁制不与取,称为不与取戒,为五戒中之第二戒。...佛要说深妙的经典时,通常都是先发放光明和震动大地。...(术语)虚妄不实之分别也。我见边见等是也。南本涅槃经八曰:为除世间诸妄见故。俱舍论九曰:一切妄见皆转倒摄。大...全一卷。北宋施护译。收于大正藏第四册。内容以世间良医具有四法成就比喻如来以四谛法疗治众生诸病。世之医王所具四...又称三中。系三论宗所立,乃该宗破邪显正教义之解说。“正”有三种,故称三正。即:(一)对偏正,针对断见、常见等偏...全一卷。又作通玄问答集。青州一辩法嗣宋代僧通玄圆通问,万松行秀答,理宗淳祐四年(1244)刊行。收于卍续藏第一一...又作裸形外道。为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。即指尼犍子外道,彼等以裸形为最上之修行法,能生一切智。然据外道小乘涅槃论...(堂塔)延寿堂之异名。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。...【有所依法】 p0545 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:若所说法,四依所摄,施设无倒法律正行;是故此法,名有所依。...(术语)施行之大者,于孤独贫穷之人,施与以物。谓之施行。...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...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
《八大人觉经》上有句话说: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。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?就是说生了又死,死了又生,不断地轮回,没完...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。就像我家的小调皮,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,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。别人的皮球,...有一天,有人问一休禅师道: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,为什么要叫一休呢? 一休禅师回答说:一休万事休,有什么不好? 信...
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,实在不敢当。不过,我谈谈我的一点感想,跟各位交流。在今天这个社会上,做一个...
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、念地藏王菩萨,什么原因呢?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世界利益众生的,...问: 庄周梦蝶,是蝶入梦,抑或人梦蝶,梦境可信性高吗? 大安法师答: 庄子有一天做梦,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。所以...
经典上讲: 汝坐道场。销落诸念。其念若尽。则诸离念一切精明。动静不移。忆忘如一。 就这动静不移,忆忘如一八个字...
上世纪九十年代,我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,主要业务是对外贸易。吃亏是福是我的座右铭,不该拿的我不要,收到客户给的...
宋徽宗皇帝
【五灯会元】
徽宗皇帝,政和三年,嘉州巡捕官奏:本部路傍有大古树,因风摧折,中有一僧禅定,须发被体,指爪绕身。帝降旨,令肩舆入京,命西天总持三藏以金磬出其定。遂问:「何代僧?」曰:「我乃东林远法师之弟,名慧持,因游峨嵋,入定于树。」「远法师无恙否?」藏曰:「远法师晋人也,化去七百年矣。」持不复语。藏问:「师既至此,欲归何所?」持曰:「陈留县。」复入定。帝制三偈,令绘像颁行。偈曰:「七百年来老古锥,定中消息许谁知?争如只履西归去,生死何劳木作皮。藏山于泽亦藏身,天下无藏道可亲。寄语庄周休拟议,树中不是负趍人。有情身不是无情,彼此人人定里身。会得菩提本无树,不须辛苦问卢能。」
上篇:宋太宗皇帝 | 下篇:宋孝宗皇帝 |
谓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识的合作之力,才能现起,才能存在。 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,当某一业的种子成熟时,即具...
俱攞钵底
不与取
放光动地
妄见
医喻经
三正
通玄百问
露形外道
省行堂
有所依法
大施行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
【大藏经】大宝积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
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
羡人不如慕己
一休与五休

六自口诀

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
大安法师:梦境的可信性高吗

定境到了一定程度,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