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又作一法印。实相,指诸法实相之义理。此种实相为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,故称实相印。一切小乘经以无常、无我、涅槃...(术语)梵语室罗摩拏洛迦三跋罗Śramaneraka-samvara,正翻勤策拥护。室罗摩拏洛迦(旧曰沙弥)者勤策。三跋罗者拥...子题:须菩提观无常空为先见佛、真供养 行事钞·僧像致敬篇:“智论云,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;若见法身,是名供养...称呼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比丘。...【粗识细识】 p1473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一页云:若麁若细者:云何施设麁识细识?答:观待施设麁识细识。复如何等?答...披上甲胄努力修行。大乘经中常常以战士披甲来譬喻菩萨的勇猛精神。...(杂语)羯磨之略字。...又称关中四杰。后秦时,译经大家鸠摩罗什(344~413)门下约有三千弟子,其中道融、僧睿、僧肇、道生、昙影、慧观、...(1197~1276)梵名 Madhva。印度吠檀多派学者。出生于卡那拉(Kanara)。其学说被视为二元论(梵 dvaita),实则近...【系】 p1445 瑜伽八卷六页云:难可解脱,故名为系。 二解 瑜伽五十八卷九页云:问:具一切缚补特伽罗,诸烦恼缠,...(术语)信心之功德广大,故譬之于海,教行信证六本曰:大信心海甚以叵入,从佛力发起故。真实乐邦甚以易往,藉愿力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(孤绝山也)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,与舍利弗经行山顶,而说偈言: 「一心善谛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(出六根聚经中)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: 一时,婆伽婆一切智人,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以神通...
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,道业很难进步;往生极乐世界,便容易成就佛果。极乐净土修行容...
(上) 《莫到老来方修道》,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,净戒门。 一切修行法,清净法,都是以戒律为基础。像我们要...
《大乘起信论》说:修习正念真如的人,第一件事情--先破和合识,断相续心。 经典上讲到一个公案说:佛在世的时候,...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,有一种因缘观,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、破除执着,做出正确的决定,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。 当我们...现在很多人学佛,往往流于形式,喜欢聚会、赶法会,自己真修的少,有些同修,也不知道如何实修。或者,有些人知道一...
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,叫久住有缘,久坐有禅,说一个人在一个寺院住久了,自然就跟这个寺院有了缘;打坐久了,都有禅...
《药师忏》中列述众生无始以来有十六种病: 1. 贪瞋嫉妬之病 2. 憍慢自傲之病 3. 不识善恶之病 4. 不信罪福之病 5....
太虚大师说得好: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 修行这两个字,修,是如何修法?行又是如何的...
南台寺藏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衡岳南台寺藏禅师,僧问:「远远投师,请师一接。」师曰:「不隔户。」问:「如何是南台境?」师曰:「松韵拂时石不点,孤峰山下垒难齐。」曰:「如何是境中人?」师曰:「岩前栽野果,接待往来宾。」曰:「恁么则谢师供养。」师曰:「怎生滋味?」问:「如何是法堂?」师曰:「无壁落。」问:「不顾诸缘时如何?」师良久。
上篇:澧州药山禅师 | 下篇:云盖证觉禅师 |
亦名:遮事杂相、轻遮杂相 子题:遮事眼根二十三、遮事耳根有一、遮事舌根有二、遮事身根九十七、遮事发毛有六、遮...
实相印
勤策律仪
敬佛意
三藏法师
粗识细识
披甲加行
羊石
关内四圣
玛德瓦
系
大信心海
【大藏经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【大藏经】占察善恶业报经

暂念弥陀圣号,便胜百年布施功德

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

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
圣严法师《`因缘`就是自然现象》
闭住你的嘴,看住你的心,修好你的法

祖师禅的手眼

《药师忏》里所说的十六种病与十三种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