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(术语)观见四种之法界也。此中事法界之一,虽不单独以之为观法,而其他三观则不离事法界,故相续而谓之四法界观。...(术语)圆圆海也。圆之又圆,圆满之至极也。释摩诃衍论曰:大本华严经中作如是说,其圆圆海德诸佛胜,其一切佛不能...【影像事】 p1341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:影像事者:谓说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,影显最胜补特伽罗。又以世间七种河中...禅林用语。又作棺木里瞠眼。髑髅,原指死人之头骨;于禅林,转喻人已断除情识分别,获得解脱。髑髅里眼睛,即比喻由...【四种鼻舌】 p0427 瑜伽三卷十页云:四种鼻舌者,谓恒相续、不恒相续、有识、无识。...(术语)Kṣana,译言一念。时之最少者。胜鬘宝窟中末曰:外国称刹那,此云念也。探玄记十八曰:刹那者,此云念顷,...梵语 antima-deha,巴利语同。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。又作最后生、最后有、最后末身。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、证无余依...时者,谓于因果相续流转,假立为时。何以故?由有因果相续转故,若此因果已生已灭立,过去时,此若未生立未来时,已...【无分别智】 远离主观、客观的相对分别而直观空理的智慧。这种智慧是超越心识的相对分别而显,它的作用是直契绝对...子题:白木条国、贡职图 行事钞·二衣总别篇:“四分,边方比丘曲开五事:一、持律五人受大戒。以僧少故,三年方集...(杂名)菩提道场也。华严经一曰: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,始成正觉。...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,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...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,振锡扬瓶,绕祖三匝,六祖说:「沙门应有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,大德是来自何方,如...
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。兹举一例: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祖演禅师会下做侍者,随演禅师参禅。一日,有读书人来参五祖演...
佛、法、僧三宝,是我们皈依的对境。三宝可以帮助达成我们成佛的目标。若从因与缘的角度来看,三宝当中,佛宝与僧宝...
原文: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,方得融贯,不致偏执。盖经有此处建立,彼处扫荡,此处扫荡,彼处建立,随时逐机,无定法...
明朝,五台山万寿寺方丈志诚法师与三宝弟子经过千辛万苦,终于把规模宏大,独具一格的罗汉殿建设完成,只等化缘铸造...
大磬响起,开悟在即。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。如果大磬一响,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,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...
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,就是说,我们今生造了善业,也造了罪业,但是业都不重,平常也在忏悔,也不断地对...
参禅人,守住一门做工夫。何以专办此事,尽此一生,尚不容易办好,何能这一头、那一头?正要知老鼠啮棺材,抱住一处...
安州九嵕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安州九嵕山禅师,僧问:「远闻九嵕,及乎到来,只见一嵕。」师曰:「阇黎只见一嵕,不见九嵕。」曰:「如何是九嵕?」师曰:「水急浪花粗。」
上篇:襄州谷隐禅师 | 下篇:盘山二世禅师 |
指正直之心。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,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。据维摩经佛国品载,直心乃菩萨之净土,菩萨成佛时,...
四法界观
双圆
影像事
髑髅里眼睛
四种鼻舌
刹那
最后身
时
无分别智
边方开五事
菩提场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

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

佛书、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

研读经教时,需要注意什么

五台山故事:掉队的罗汉哪去了

珍惜这一生,让善根在这里增

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