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【无明邪行殊胜】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六页云:复言:世尊!云何无明邪行殊胜?世尊告曰:彼四无明、于诸谛...【上品贪行】 p0232 瑜伽九十二卷一页云:三因缘故,补特伽罗于所缘境,上品贪行。何等为三?一者、康强,非羸劣。...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,称为六即佛。据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上载,六即佛即:(一)理即佛,又作理佛,指一切众生。...(术语)寺院之外门也。宋史曰:法驾临山门,黄云覆辇道。凡寺院必有山林。故指寺院之门曰山门,又寺院全体亦曰山门...梵语 ātma-?ūnyatā。了知我体乃五蕴之假和合者,称为我空。又作人空、生空、假名空、人无我、众生无我。系二空之...亦名:对首安居法 子题:前安居对首法、中安居对首法、后安居对首法、安居通诸界、七日得往返处心念遥依安居、心念...【金刚喩定解脱道】 p0812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:有义,所余有漏法种及劣无漏,金刚喩定现在前时,皆已弃舍。与...(菩萨)称药师如来。医王即药师,其国名净琉璃,在东方,故云:药师经曰:佛告曼殊室利,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...即密教正觉坛所用之十二大圣曼荼罗。正觉坛,系指行者登正觉位时,行灌顶作法之修法坛,故又称灌顶坛。行者受灌顶后...有二义:(一)疑念与后悔。弥沙塞五分戒本(大二二·一九七下):“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,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...【三食能生三种内苦】 p0218 瑜伽九十四卷二十一页云:复次三食为因,能令三种内苦生起。一者、界不平等所生病苦。...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...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,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,弥勒菩萨摩诃...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(一)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,名曰满贤,...
原文: 学佛之人,一举一动,皆须留心。至于念佛,必须志诚。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,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,切不可令其...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。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。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、诽谤我们、打骂我们的都能忍。...
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!因为我们的心,虽然五阴都是一种执取,但是要从外面先破坏。古德讲一个譬喻说:我们现在...若能在家孝父母,此即名为胜福田,现世流布大名称,未来福报转无量。(龙树菩萨说法要偈) 一、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...
参禅,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,除此皆是助道之法。禅之一字,本是天竺语音,具体应名禅那,翻成汉语意为思维修。...有人贪恋美色,以为美色是宝,得到一位美女在旁,总是欣悦不已,却不知,一旦迷恋,便成了你的毒。 记得曾经看过许...
问: 恳请师父解惑,我理解:此心作观音菩萨,此心是观音菩萨,自心作,自心是,所谓周遍法界,众生千万处念,菩萨...
现在我们做一个总结。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,有四个道次第,这个次第不能错。第一个发心,确认目标。第二个...
渐源仲兴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潭州渐源仲兴禅师,在道吾为侍者。因过茶与吾,吾提起盏曰:「是邪是正?」师叉手近前,目视吾。吾曰:「邪则总邪,正则总正。师曰:「某甲不恁么道。」吾曰:「汝作么生?」师夺盏子提起曰:「是邪是正?」吾曰:「汝不虚为吾侍者。」师便礼拜。一日,侍吾往檀越家吊慰,师拊棺曰:「生邪死邪?」吾曰:「生也不道,死也不道。」师曰:「为甚么不道。」吾曰:「不道,不道。」归至中路,师曰:「和尚今日须与某甲道。若不道,打和尚去也。」吾曰:「打即任打,道即不道。」师便打。吾归院曰:「汝宜离此去,恐知事得知,不便。」师乃礼辞,隐于村院。经三年后,忽闻童子念观音经,至「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」,忽然大省。遂焚香遥礼曰:「信知先师遗言,终不虚发。自是我不会,却怨先师。先师既没,唯石霜是嫡嗣,必为证明。」乃造石霜,霜见便问:「离道吾后到甚处来?」师曰:「只在村院寄足。」霜曰:「前来打先师因缘会也未?」师起身进前曰:「却请和尚道一转语。」霜曰:「不见道,生也不道,死也不道。」师乃述在村院得底因缘。遂礼拜石霜,设斋忏悔。他日,持锹复到石霜,于法堂上从东过西,从西过东。霜曰:「作么?」师曰:「觅先师灵骨。」霜曰:「洪波浩渺,白浪滔天。觅甚先师灵骨?」师曰:「正好著力。」霜曰:「这里针札不入,著甚么力。」源持锹肩上便出。﹝太原孚上座代云:「先师灵骨犹在。」﹞师后住渐源,一日在纸帐内坐,有僧来拨开帐曰:「不审。」师以目视之。良久曰:「会么?」曰:「不会。」师曰:「七佛已前事,为甚么不会?」僧举以石霜,霜曰:「如人解射,箭不虚发。」一日,宝盖和尚来访,师便卷起帘子,在方丈内坐。盖一见乃下却帘,便归客位。师令侍者传语:「长老远来不易,犹隔津在。」盖擒住侍者,与一掌。者曰:「不用打某甲,有堂头和尚在。」盖曰:「为有堂头,老汉所以打你。」者回举似师,师曰:「犹隔津在。」
上篇:石霜庆诸禅师 | 下篇:渌清禅师 |
【变与坏差别】 p1465 大毗婆沙论九十七卷十二页云:问:变与坏有何差别?答:变者:显示细无常法。坏者:显示麁无...
无明邪行殊胜
上品贪行
六即佛
山门
我空
安居对首法
金刚喩定解脱道
东方净琉璃医王
灌顶坛曼荼罗
疑悔
三食能生三种内苦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妙法莲华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
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,否则必着悲魔
法忍和生忍

该做什么还做什么,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
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

调和五事助参禅
娶妻要娶贤妻,不是美女

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