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梵名 Mahābhiseka-mantra。凡十二卷。全称大灌顶神咒经。又作大灌顶经。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。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...凡三卷。全称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录。又作梦窗语录。日僧梦窗疏石(1275~1351)撰,本元、妙葩等编。日本文和三...指密教行灌顶或护摩时,于七日七夜中筑土坛,坛上画诸尊曼荼罗之作法。乃坛法之一种。又作七日供养坛法。法事终了,...(流派)支那天台山,绍四明之流,称为山家宗,晤恩之流义,称为山外宗。...(植物)Utpala,又作乌钵罗,沤钵罗,优钵剌。花名。译曰青莲花,黛花,红莲花。慧苑音义上曰:优钵罗,具正云尼罗...(明王)以五大明王配于五方,则降三世明王为东方之位。...(一)殊胜之因缘。从容录第三则东印请祖(大四八·二二九上):“东印土国王请二十七祖般若多罗齐。王问曰:‘何不看...【我语取】 p0647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页云:出家在家二品为依,执着我语;故依俱品,立我语取。又云:谛故住故论...(567~635)隋代僧。安定(甘肃)人,俗姓皇甫。幼年投相州云门寺智旻出家。二十二岁受具足戒。受戒后,未知得戒否...(人名)应云蜜利伽罗,此云鹿难提,亦云喜,总言之名鹿喜。善见律曰:鹿杖沙门。鹿杖,其名也。沙门者,如沙门形,...【正行八相】 p0503 瑜伽七十九卷十二页云:复次云何正行?谓与上相违,离别过失,宣说对治;当知后后之所引发八种...大方广佛华严经...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(三称)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,祗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...1)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)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)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...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应当修持净业三福。一者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二者,受持三皈,具...
【此中缘相差别者,谓即意中我执缘相。】这个缘相差别是属于意,这个意就是第七意识的我执相貌。第七意识的我执,它...
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,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;你感觉自己不成功,不快乐,不幸福,那不是世界不好,只是因为你还...一、叙起 财富,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,国有的和私有的;日常生活所需,以及金银宝玉等都是。我现在所要讲的,不是什...楞严经上讲,天有三十三层,越往上,天人的欲望越轻!兜率天,天人男女一笑而满足淫欲!而淫欲重的,分别堕落成鬼、...
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,不仅房子严重损坏,连财物都几乎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。等大火被扑灭之后,一家人都颓丧地望着...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火之患。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。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。 ...
富楼那弥多罗尼子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而白佛言:我旷劫来辩才无碍,宣说苦空,深达实相,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...
石室善道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潭州石室善道禅师作沙弥时,长髭遣令受戒,谓之曰:「汝回日须到石头和尚处礼拜。」师受戒后,乃参石头。一日随头游山次,头曰:「汝与我斫却面前树子,免碍我。」师曰:「不将刀来。」头乃抽刀倒与,师曰:「何不过那头来?」头曰:「你用那头作甚么?」师即大悟,便归长髭。髭问:「汝到石头否?」师曰:「到即到,只是不通号。」髭曰:「从谁受戒?」师曰:「不依他。」髭曰:「在彼即恁么,来我这里作么生?」师曰:「不违背。」髭曰:「太忉忉生!」师曰:「舌头未曾点著在。」髭喝曰:「沙弥出去!」师便出。髭曰:「争得不遇于人。」师寻值沙汰,乃作行者,居于石室。每见僧,便竖起杖子曰:「三世诸佛,尽由这个。」对者少得冥契。长沙闻,乃曰:「我若见即令放下拄杖,别通个消息。」三圣将此语只对,被师认破是长沙语。杏山闻三圣失机,乃亲到石室。师见杏山,僧众相随,潜入碓坊碓米。杏曰:「行者接待不易,贫道难消。」师曰:「开心碗子盛将来,无盖盘子合取去。说甚么难消。」杏便休。仰山问:「佛之与道,相去几何?」师曰:「道如展手,佛似握拳。」曰:「毕竟如何的当,可信可依。」师以手拨空三下曰:「无恁么事,无恁么事。」曰:「还假看教否?」师曰:「三乘十二分教是分外事。若与他作对,即是心境两法,能所双行,便有种种见解,亦是狂慧,未足为道。若不与他作对,一事也无。所以祖师道‘本来无一物。’汝不见小儿出胎时,可道我解看教、不解看教?当恁么时,亦不知有佛性义、无佛性义。及至长大,便学种种知解出来,便道我能我解,不知总是客尘烦恼。十六行中,婴儿行为最哆哆和和时,喻学道之人离分别取舍心,故赞叹婴儿,可况喻取之。若谓婴儿是道,今时人错会。」师一夕与仰山玩月,山问:「这个月尖时,圆相甚么处去?圆时,尖相又甚么处去?」师曰:「尖时圆相隐,圆时尖相在。」﹝云岩云:「尖时圆相在,圆时无尖相。」道吾云:「尖时亦不尖,圆时亦不圆。」﹞仰山辞,师送出门。乃召曰:「阇黎!」山应诺。师曰:「莫一向去,却回这边来。」僧问:「曾到五台否?」师曰:「曾到。」曰:「还见文殊么?」师曰:「见。」曰:「文殊向行者道甚么?」师曰:「文殊道,你生身父母在深草里。」
上篇:本生禅师 | 下篇:石霜庆诸禅师 |
【生死长夜】 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,如长暗之夜。生死如梦,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,须至觉醒时,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...
灌顶经
梦窗国师语录
七日作坛法
山外宗
优钵罗
东方降三世
胜因
我语取
智首
勿力伽难提
正行八相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佛华严经(81卷)
【大藏经】晚课(暮时课诵)
【大藏经】大悲咒注音版
净宗修学的基础

此中缘相差别者,谓即意中我执缘相

【推荐】幸运不是偶然的,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
印顺法师《财富的积聚与消散》
要想贵,先戒淫

财物化为灰烬,商人竟能悠然睡觉
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