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,初参石头。头问:「那个是汝心?」师曰:「见言语者是。」头便喝出。经旬日,师却问:「前者既不是,除此外何者是心?」头曰:「除却扬眉瞬目,将心来。」师曰:「无心可将来。」头曰:「元来有心,何言无心?无心尽同谤。」师于言下大悟。异日侍立次,头问:「汝是参禅僧?是州县白蹋僧?」师曰:「是参禅僧。」头曰:「何者是禅?」师曰:「扬眉瞬目。」头曰:「除却扬眉瞬目外,将你本来面目呈看。」师曰:「请和尚除却扬眉瞬目外鉴。」头曰:「我除竟。」师曰:「将呈了也。」头曰:「汝既将呈我心如何?」师曰:「不异和尚。」头曰:「不关汝事。」师曰:「本无物。」头曰:「汝亦无物。」师曰:「既无物,即真物。」头曰:「真物不可得,汝心见量意旨如此也。大须护持。」师住后,学者四集。
上堂:「夫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,将心相示,方可见道。多见时辈只认扬眉瞬目,一语一默,蓦头印可,以为心要,此实未了。吾今为你诸人分明说出,各须听受。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,见量即汝真心。此心与尘境,及守认静默时全无交涉。即心是佛,不待修治。何以故?应机随照,泠泠自用。穷其用处,了不可得。唤作妙用,乃是本心。大须护持,不可容易。」僧问:「其中人相见时如何?」师曰:「早不其中也。」曰:「其中者如何?」师曰:「不作个问。」韩文公一日相访,问师:「春秋多少?」师提起数珠,曰:「会么?」公曰:「不会。」师曰:「昼夜一百八。」公不晓,遂回。次日再来,至门前见首座,举前话问意旨如何。座扣齿三下。及见师,理前问,师亦扣齿三下。公曰:「元来佛法无两般。」师曰:「是何道理?」公曰:「适来问首座亦如是。」师乃召首座:「是汝如此对否?」座曰:「是。」师便打趁出院。文公又一日白师曰:「弟子军州事繁,佛法省要处,乞师一语。」师良久,公罔措。时三平为侍者,乃敲禅床三下。师曰:「作么?」平曰:「先以定动,后以智拔。」公乃曰:「和尚门风高峻,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。」僧问:「苦海波深,以何为船筏?」师曰:「以木为船筏。」曰:「恁么即得度也。」师曰:「盲者依前盲,哑者依前哑。」一日,将痒和子廊下行,逢一僧问讯次,师以痒和子蓦口打曰:「会么?」曰:「不会。」师曰:「大颠老野狐,不曾孤负人。」
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或有分为三世间者,谓一切有为法,有三种分类: 一、五阴世间 又名五众世间,五阴者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之五...【恶】 p1157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:何等为恶?谓由于彼,初见过患,弃背为性。...指寒食之日。为丛林行事之一。寒食系冬至后之第一○五天,至此日时,须食用生冷不煮之物。大应录卷上(大八○·一○...(术语)新云修惑,旧云思惑,爱惑,假惑。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。小乘三界合有十惑。大乘有十六...南朝刘宋僧。生卒年不详。吴郡人,俗姓来(或谓姓朱)。入僧业门下参学,博通众经,尤擅十诵律。初住吴郡虎丘山。孝...(术语)十智之一。知世俗事之智也。大乘义章十五曰:言等智者,世俗之慧,等知诸法,故名等智。...(术语)同于戒本。戒律之心要也。【又】(书名)高僧传一(昙柯迦罗传)曰:译出僧祇戒心,止备朝夕。...梵语 vicikitsā-sajyojana,巴利语 vicikicchā-samyojana。三结之一,九结之一。疑,迷心乖理,狐疑不决之意;结...(术语)又曰法界实相。法华说实相,华严说法界,同体异名也。...【上界心所几定俱生】 p0233 俱舍论四卷九页云:已说欲界心所俱生诸品定量;当说上界。颂曰:初定除不善、及恶作睡...【离欲退】 p1425 瑜伽一卷十三页云:云何离欲退?谓性软根故,新修善品者,数数思惟彼形状相故,受行顺退法故,烦...普门品(日诵式版本)...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香赞: 炉香乍(zh) 爇(ru)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(三称)...
问: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 慧律法师答: 我先来举个例子,看看你们能否理解。比如说,这是一面镜子(这面...问: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,请问师父,是不是这一句佛号,还是以摄心为上? 宏海法师答: 当然以摄心为...
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,南无地藏菩萨、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,每天念一千遍,能念到一千天,三年,三年一天不断,这...
发菩提心我们天天谈,那怎么下手去发呢?善导大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下手的方便,就从厌苦开始,厌离这个世间的痛苦。...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,持诵久之,可以清除本身罪孽。若为他人持诵,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,使他人获福。经咒之力,...◆把坏事当好事办,人生就只有快乐、没有抱怨。 万通地产董事长 冯仑 ◆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。 阿里巴巴...
原文: 念佛一法,乃背尘合觉,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。于在家人分上,更为亲切。以在家人身在世网,事务多端。摄心参...念佛与持咒,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,然在净土教法及密宗教法独立成派之后,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。如果站在整体佛...
大颠宝通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上篇:潭州大川禅师 | 下篇:长髭旷禅师 |
为天台宗所立。妙,指涅槃;入于涅槃之法门有六,故称六妙门。此处特指六种禅观,即:(一)数息门,数息(从一至十)...
三世间
恶
一百单五
思惑
僧璩
等智
戒心
疑结
实相法界
上界心所几定俱生
离欲退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
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
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

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

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
七个改命、积德、改气色的具体方法
关于不抱怨的名言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