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【无等慧】 p1056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:无等慧者:其余诸慧,无与等故。 二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:于软根等诸声...【胜出世间善根所起】 p1105 佛地经论一卷十一页云:如是净土方所圆满,既超三界异熟果地;如涅槃等;应无有因。若...由彼六识,对于根尘,所现之境有三:谓顺、违、俱非、之三者是。境者,心所游履攀缘之处也。 一、顺境 谓于情...(1608~1691)明末清初黄檗宗僧。杭州钱塘人,俗姓陈。字澄一。为木庵性瑫之法嗣,永历九年(1655,即日本明历元年...禅林用语。乃彻底剥夺学人知见之谓。将一切言语、论断埋于一坑,从此便绝是非之论,不为其惑乱。碧岩录第三十三则(...(人名)比丘名。增一阿含经三曰:降干沓和勤行善行,所谓毗卢遮比丘是。梵Viruca。...谓有灵异之神佛殿堂。又指祭奠死者遗体之室。 p6938...(譬喻)智慧之广大如云也。仁王经下曰:智慧如密云,遍满于法界。...子题:是事如是持 含注戒本·戒经序:“是中清净,默然故,是事如是持。”(含注戒本卷上·四·四) 戒本疏·释戒经...谓观照己心以明心之本性。天台宗特别常用“观心”一词,如一心三观、一念三千等皆是有关用语。修一心三观即于自己一...因明用语。“有非有”,部分为有,部分为非有之意。于因明论式中,宗同品之一部分具有能立法,一部分未具有能立法者...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(一)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,名曰满贤,...大方广佛华严经...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(三称)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,祗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...
在佛陀时代,一天,佛陀向弟子们说了一段本生故事──在无数劫以前,有一个小国家,这个国家的国王──梵行王,深具...在我所提倡的「心五四」运动中,「四感」是与人相处时的四种主张--- 感恩、感谢、感化、感动 。其中,「感动」的意...
近年来我与中医师颇有缘分,先后认识十几位中医师,大部分都是正在学佛或者即将皈依佛门的三宝弟子。古人云:不为良...
问: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,事事不如意,倒霉透了,常想这是逆增上缘,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,请开...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,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,心里要有大众的功德,身上要有大众的恩惠。我们的智慧是修来的,希望大家...
一、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: 阿弥陀经,所说简略。然生者工夫功德,各有无量无边之差别。其往生品位,亦有无量无边...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,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。张扬人家的短处,就是说是非,揭露人家的短,这最容易跟人家结...
知小而不知大,见近而不见远者,此众生之常分也。如阿弥陀佛,于诸众生,有大恩德,众生不知也。 佛于无量劫前,对...
韶州灵瑞和尚
【五灯会元】
韶州灵瑞和尚,俗士问:「如何是佛?」师喝曰:「汝是村里人。」僧问:「如何是西来意?」师曰:「十万八千里。」问:「如何是本来心?」师曰:「坐却毗卢顶,出没太虚中。」问:「如何是教外别传底事?」师曰:「两个灵龟泥里斗,直至如今困未休。」曰:「不会。」师曰:「木鸡衔卵走,燕雀乘虎飞。潭中鱼不现,石女却生儿。」
上篇:芭蕉令遵禅师 | 下篇:三角志谦禅师 |
指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。盖吾人之心性原本清净,远离烦恼,无有染污,故经典中多称为自性清净心、本性清净心或...
无等慧
胜出世间善根所起
三境
道亮
一坑埋却
毗卢遮
灵堂
智慧云
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
观心
同品有非有
【大藏经】撰集百缘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佛华严经(81卷)
【大藏经】晚课(暮时课诵)

梵行王的宝马
圣严法师《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》

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

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
纪念本焕长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
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
不彰人短,不炫己长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