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,初参风穴。穴问:「如何是正法眼?」师曰:「泥弹子。」穴异之。次谒先芭蕉。蕉上堂举仰山道:「两口一无舌,此是吾宗旨。」师豁然有省。住后,僧问:「如何是林溪境?」师曰:「有山有水。」曰:「如何是境中人?」师曰:「三门前,佛殿后。」问:「如何是深深处?」师曰:「石人开石户,石锁两头摇。」上堂:「昔日如来于波罗柰国,梵王请转法轮,如来不已而已,有屈宗风。随机逗教,遂有三乘名字,流传于天上人间,至今光扬不坠。若据祖宗门下,天地悬殊,上上根机,顿超不异。作么生是混融一句?还有人道得么?若道得,有参学眼。若道不得,天宽地窄。」便下座。
上堂:「眼中无翳,空里无花。水长船高,泥多佛大。莫将问来,我也无答。会么?问在答处,答在问处。」便下座。问:「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,如何是宗门一句?」师曰:「七纵八横。」曰:「如何领会?」师曰:「泥里倒,泥里起。」问:「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」师曰:「著体汗衫。」问:「有一人不舍生死,不证涅槃,师还提携也无?」师曰:「不提携。」曰:「为甚么不提携?」师曰:「林溪粗识好恶。」问:「如何是吹毛剑?」师曰:「透。」曰:「用者如何?」师曰:「钝。」问:「寂寂无依时如何?」师曰:「未是衲僧分上事。」曰:「如何是衲僧分上事?」师曰:「要行即行,要坐即坐。」师有偈曰:「芭蕉的旨,不挂唇齿。木童唱和,石人侧耳。」
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密教修法中,以一字文殊菩萨为本尊,以 (?rhyij,齿[口*临])或 (trhyīj,体哩呬淫)一字为真言所修之法。据文殊...亦名:错误义 子题:错、误 戒本疏·四波罗夷法:“夫立错误义者,并是不当本心之谓也。逐事曲寻,相则难分。随名克...(书名)禅宗广灯录,三十卷。宋仁宗天圣年中,驸马都尉李遵勖撰。帝制序赐之。见稽古略四。...(术语)禅之本意,不立文字,不依言语,直以心为印,故曰心印。心者佛心。印者印可印定之义。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...【远波罗蜜多】 p1257 成唯识论九卷十七页云:一名远波罗蜜多。谓初无数劫,尔时施等势力尚微,被烦恼伏,未能伏彼...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九黄洞。又作芬葟寺、芬篁寺。创建于新罗善德女王三年(634)。十二年,慈藏律师来唐请得大...【行支】 十二因缘的第二支。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,《俱舍论》曰:‘思及思所作,思即是意业,所作谓身语。’所...【相违决定】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:相违决定者:如立宗言:声是无常。所作性故。譬如瓶等。有立声常。所闻性...一行,是我国古代有数的天文学家,也是密宗教理的组织者。他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(683),圆寂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(727...又作现身成佛、现生成佛。即发菩提心后,不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等长时之修行历程即可成佛,亦即以现在之身即可成佛之...据观音玄义卷上载,仅有禅定而无智慧,称为痴定。反之,仅有智慧而无禅定力,则称为狂慧。痴定之行者,犹如盲儿骑瞎...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、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,五百比丘...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,贤圣以之冲默;玄旨非言不传,释迦所以致教。是以如来出世,大教有三:约...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是时世尊思惟观察。愍未来诸众生故。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。即说咒曰。 南谟飒...
良医之门病者多。世间人有了病,都要到医生那里去,你患什么病,医生就给你什么药;他对症给药,一定可以使你药到病...
【原文】 我若因小拂逆,便生瞋恚。岂非自小其量,自丧其德。虽具佛心理体,其起心动念,全属凡情用事。认妄为真,...1.正见宝镜照妖邪,魔鬼不敢现影踪,狂慧虽有强词辩,永远不敌法王城。 2.大家学了佛就只有佛法的正见、只有佛陀的...
大乘经论中,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! 不忘念是《遗教经》里边儿说的;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说了一个不变随缘...
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,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,更具有慈悲心和同情心,我想这一点,毋庸置疑! 但是,在这个五...
在所有菩萨当中,地藏菩萨是一位满愿第一的如意菩萨,是一切增业修法迅速成就的本尊,是加持条件要求最低、最不会放...阿难:又称阿难陀,王舍城人,佛陀的堂弟,也是他的侍者。是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,被称为多闻第一。他在佛...问: 菩萨为何有无明?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?能否觉无情,如果不能,怎么会有情及无情同圆种智? 中台禅...
芭蕉继彻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上篇:潭州鹿苑和尚 | 下篇:兴阳清让禅师 |
【方便具足住】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,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五位,又作修成住。谓习无量之善根,自利利他,方便具足...
一字文殊法
犯罪心错误义
广灯录
心印
远波罗蜜多
芬皇寺
行支
相违决定
一行(683,一说673—727)
即身成佛
痴定
【大藏经】优婆塞戒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长阿含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
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

因小拂逆便生瞋恚,岂非自小其量
佛法的57条正见

佛说五「不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

善良被人利用,该怎么办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