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。...涅槃经说:首楞严三昧者,有五种名:一者首楞严三昧,二者般若波罗蜜,三者金刚三昧,四者师子吼三昧,五者佛性。随...【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】 p0880 摄论三卷十页云: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。谓通达、随念、安立、和合、如意、思择差...(一)据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所载,有:(一)菩萨僧,如文殊、弥勒等菩萨。(二)声闻僧,如舍利弗、目犍连等。(三)凡夫僧...(1791~1841)清代仁和人。字璱人,号定盦,又名巩祚。道光年间(1821~1850)进士,官至礼部主事。曾从外祖父段玉...【摄乐作意】 p1458 瑜伽三十三卷六页云:由能最初断于欲界先所应断诸烦恼故,及能除遣彼烦恼品麁重性故;从是已后...阿弥陀佛之别愿。无量寿经中称之为四十八愿,二者相较,虽略有出入,然主旨则属一致。于后出阿弥陀佛偈中所举(大一...(术语)称佛菩萨所说之文句云真文。辅行二之五曰:今运居像末,嘱此真文。唐高宗三藏圣教序曰:以中华之无质,寻印...(术语)Sthūlātyaya,梵语与偷兰遮同。译作重罪。优婆离问经曰:土罗遮,重罪也。...(术语)方者方所,净方者即净土之称。归敬仪中曰:净方不一,随意乐而受去。...【不积集及非不积集】 p0342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:若所犯罪,由有智故;名不积集。或复从他而显发故;亦不积集。与此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,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,皆得阿罗汉,具大神通。其名曰:尊者阿若憍陈如、尊者...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,理不可易,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、万行起于深信之宅。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,诵持此品以为心首。...佛说雨宝陀罗尼经...
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,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。雨宝陀罗尼咒心:嗡ong 哇wa 苏su 达da 咧lie 司si 哇wa 哈ha 此咒又称《...
唯心识观,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。唯心识观就是说, 当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时候,你都不要去管外境怎么样,你就观想宇...
南无阿弥陀佛。各位有缘,大家吉祥。 我们在道场白华庵,今天再跟大家结一次法缘。因为身为法师吧,一直在所谓弘扬...
当知无障碍,约人民言,由众生与佛缘深,故佛光到处,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。 这里就是为什么无所障碍,理解这个经文...(一)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,乃学佛人之过失。 (二) 身为领众而只作自利之事,乃学佛人之过失。 (三) 佛学虽博...
(一)凡圣同居土: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,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。然凡圣所见之境,与所受用,天渊悬殊。西方约...
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】 生者皆得宿命愿: 【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不识宿命,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,...
(问题一)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。请法师开示,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,怎样计数方便?弟子以前从没有一天念...
隆寿法骞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隆寿法骞禅师,泉州施氏子。漳州刺史陈洪铦请开法,上堂:「今日隆寿出世,三世诸佛森罗万象,同时出世,同时转法轮,诸人还见么?」僧问:「如何是隆寿境?」师曰:「无汝插足处。」曰:「如何是境中人?」师曰:「未识境在。」有僧来参,次日请问心要。师曰:「昨日相逢序起居,今朝相见事还如。如何却觅呈心要,心要如何特地疏。」
上篇:九峰义诠禅师 | 下篇:沩山灵祐禅师 |
(术语)六通之一。经论多略称漏尽智通或漏尽通。俱舍论谓之漏尽智证通。证漏尽即涅槃之境而无碍自在之智也。俱舍颂...
六八弘誓
首楞严三昧五名
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
三种僧
龚自珍
摄乐作意
二十四愿
真文
土罗遮
净方
不积集及非不积集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
【大藏经】梵网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雨宝陀罗尼经

发财最快的8字咒

【推荐】财色名三法,就像狗啮枯骨

贫妇供豆的故事

无所障碍,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
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

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

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