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全一卷。又作集诸佛大功德山经、庄严劫千佛名经。译者不详,仅知译于南朝梁代(502~557)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。于...俱摩罗,梵名 Kumāra。意译为童子。又作鸠摩罗天、鸠摩罗伽天、拘摩罗天。护世二十天之一,即初禅梵王,其颜如童子...佛教诸宗派,如唯识、华严等宗,认为宇宙系由心所变现,若离心则一切万法亦不复存在,故有所谓“三界唯一心,心外无...(菩萨)菩萨名。佛为母说法,上忉利天时,此菩萨为作三道之宝阶。观佛三昧海经六曰:父王白佛:佛母摩耶生忉利天,...(术语)佛以末代比丘起恶见,亡法身之慧命,为之说涅槃经,扶戒律而谈圆常之理,以为赎命之重宝,是曰涅槃之赎命。...(名数)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,有三种之示导:一、神变示导,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,是属于身业。二、记说示导,念念...【寻思增上补特伽罗】 p1179 瑜伽二十六卷三页云:云何寻思增上补特伽罗?谓有补特伽罗、先余生中,于其寻思,已修...【称赞人天二种过患】 p1297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页云:复次若有希求人天盛事,自发誓愿,行梵行者;当知彼为称赞人天...【义义十种】 p1239 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:义义者:当知复有十种。一者、真实相。二者、遍知相,三者、永断相,四者...(术语)无量无数之佛身无边际,谓之身云,又言现种种之身而荫覆众生如云也。吽字义曰: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故,化作...受有二种业,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生果流转,二与爱作缘。...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阿罗汉也生死...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是时世尊思惟观察。愍未来诸众生故。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。即说咒曰。 南谟飒...净土十疑论序 宋、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。娑婆,秽土也;极乐,净土也。娑婆之寿有量;彼土...
人世间有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和五阴炽盛之苦;人世间又有五福: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好德与...
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,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生的后世。到了弥留之际,身心就会开始瓦解,一般人都要经历四...人生日用所需,饮食为一大宗。素食、荤食,与佛教,与世界国家及世界人类,均有极大之关系。贵会之提倡素食,在表面...
念佛就是请佛住世,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:佛本无生灭,随众生心生而生,随众生心灭而灭。一念念佛一念生,念念念佛念...
在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,别人也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,我们会一直认为说,我是比较重要的,别人是比较...
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,殊不知对人至关重要的空气是免费的,人一刻皆不可离开它。念佛法门亦复如是,尤...
阿弥陀佛,谁不能念?而偏不易念。 西方极乐,谁不愿生?而罕得往生。 盖念佛之人,未得其诀耳。 教念佛而使之真切...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,托着钵,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。突然,路旁的树林中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声,只见腹大如山、咽细...
眉州黄龙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眉州黄龙禅师,僧问:「如何是密室?」师曰:「斫不开。」曰:「如何是密室中人?」师曰:「非男女相。」问:「国内按剑者是谁?」师曰:「昌福。」曰:「忽遇尊贵时如何?」师曰:「不遗。」
上篇:保寿匡祐禅师 | 下篇:天平从漪禅师 |
(术语)六通之一。具名知他心通,又曰他心智通,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。又,十智中之他心智也。般若经曰:三他心通...
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
俱摩罗天
观念论
持地
赎命
三种示导
寻思增上补特伽罗
称赞人天二种过患
义义十种
身云
受
【大藏经】阿閦佛国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净土十疑论

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,非强力之所能求

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
圆瑛大师:素食与佛教、世界、人类的关系

念一遍佛,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

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——认为「我」是最重要的

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