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又作投花得佛。密教灌顶之时,弟子以帛覆面,投花于曼荼罗上,花所落处之佛,即作为自己之本尊,称为投华得佛。得彼...【式叉摩那】 此云学法女。四分:十八童女,应二岁学戒。又云:小年曾嫁,年十岁者,与六法,十诵中六法练心也...(杂语)曹洞宗之门下也。...(术语)大日如来之三种轮身也。...亦名:结集律藏诸戒三征 子题:戒缘三事、制戒处、初犯人、制戒初犯人、制戒犯相、何处制、因谁制、何因故制 戒本疏...(图像)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曰:先于白氎上或素绢上,随其大小,画我欢喜母,作天女形。极令殊丽,身白红色...【遍计所执自性能作五业】 p1126 显扬六卷五页云:遍计所执自性、能作几业?答:有五种。一、能生依他起自性。二于...(经名)三卷,赵宋法贤译。即佛母般若经之摄颂。...三种忏悔之一依据佛陀所制之戒律而自说一己罪咎,不敢覆藏之作法。亦即身礼拜瞻敬,口中称唱赞诵,心意观想圣容,三...【本性相】 p0531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:云何本性相?谓先分别所生,及相所生,共所成相。...(故事)大智度论曰:十方诸菩萨来之余一时,罗睺阿修罗王欲啖月。月天子怖,疾到佛所。佛说偈言,罗睺罗即疾放月。...(一)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,时病危顿,弟子问曰:成应真未?答曰:未得;不还未也。问曰:和上道高名远,何以不至乎?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佛说出家功德经...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,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。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,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...问: 家里人不信佛,弟子因此很困惑,我该怎样做才能引导他们都能走入佛门呢? 宏海法师答: 因为每个人宿世的因缘...
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:两千多年前,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。如此庞大的僧团,要如何统...
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,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,正如一位大德所言:众生欲除苦,奈何苦更增;愚人虽求乐,毁乐如灭仇...
简单地说,智慧有加行智、根本智、后得智三种。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,福德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;智慧是...
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,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,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,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,...
至心专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,能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祈求。甚至经文讲只要听闻佛号的众生就能够得到利益。因此不管...
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,若已成片,固不须此。若未成片,此法实易为力。当念佛时,但用十念记数,从一至十,心口念...
茗溪道行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澧州茗溪道行禅师,尝曰:「吾有大病,非世所医。」﹝后僧问曹山:「古人曰:‘吾有大病,非世所医。’未审是甚么病?」山曰:「攒簇不得底病。」曰:「一切众生还有此病也无?」山曰:「人人尽有。」曰:「和尚还有此病也无?」山曰:「正觅起处不得。」曰:「一切众生为甚么不病?」山曰:「一切众生若病,即非众生。」曰:「未审诸佛还有此病也无?」山曰:「有。」曰:「既有,为甚么不病?」山曰:「为伊惺惺。」﹞僧问:「如何修行?」师曰:「好个阿师!莫客作。」曰:「毕竟如何?」师曰:「安置即不堪。」问:「如何是正修行路?」师曰:「涅槃后有。」曰:「如何是涅槃后有?」师曰:「不洗面。」曰:「学人不会。」师曰:「无面得洗。」
上篇:泐潭惟建禅师 | 下篇:石巩慧藏禅师 |
(1647~1729)清代广东潮州人。越南临济宗开祖。十九岁出家,后随商贾至越南弘传临济禅法。初抵越南时,居归宁县(...
投华得佛
式叉摩那
洞下
三轮身
律藏结集诸戒三征
诃利帝母画像
遍计所执自性能作五业
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
作法忏悔
本性相
啖月
【大藏经】杂譬喻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出家功德经
一只破水桶的启示
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

把「六和敬」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

心无厌足,惟得多求,增长罪恶

一念的差迟,变成失明的乞丐

心开意解(法语短语)

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