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(一)指本来固有之性德。与“修成”、“修生”相对。二者并称为“本有修生”。即不论有情非情,其本性万德圆满,在圣...(物名)于三摩耶戒坛授与受者之五色线也。以三结作金刚结,故有此称。见大日经疏五。...指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、性、体、力、作、因、缘、果、报、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。又作十如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(大...谓以自己之善行功德回向与他人,而成为他人之善行功德,愿共往生极乐净土;或藉善行功德而希望往生净土,皆称为往相...(一)染,染污、不净之意,指烦恼、执着之妄念,及所执之事物等。超越一切之烦恼、执着,而保持清净之心性,即称无染...(术语)一样平等也。无量寿经上曰:百千由旬,纵广深浅,各皆一等。又同一之阶级也。...亦名:诵毗尼时听作筹数杂碎文句 子题:杂碎文句 行事钞·说戒正仪篇:“僧祇,若欲诵时,当先净洗手已,捉筹;若有...(术语)八正道之一。离诸邪倒之正观也。华严经三十曰:正见牢固,离诸妄见。胜鬘经曰:非颠倒见是名正见。...亦名:染心 戒本疏·十三僧残法:“爱染心者,心本性净,由爱染之,故曰也。然爱有二相,如子之爱二亲,如父之爱一...法相宗所谓八识中,第六意识有明了、定中、独散、梦中意识等四种之别,其中之定中意识、独散意识、梦中意识,因不与...【薄尘行】 p1403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:七、薄尘行。谓如有一,于过去生,不久数习贪欲瞋痴;然已修习彼对治法。是因...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...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,已受菩萨所受净戒,应自数数专谛思惟:此是菩萨正所应...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五百大德声闻:舍利弗、大目揵...
有一天,我在敦化南路散步,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,她一面喘着气,一面说:请问,你是林清玄吗? 我说:是的。 她很...
原文: 念佛须善发心者,心为修持之主。心若与四宏誓愿合,则念一句佛,行一善事,功德无量无边。况身口意三业,恒...印度的琉璃王率领着一百万的大军,浩浩荡荡地唱着胜利的凯歌,准备回国。将士们的盔甲擦得雪亮,闪耀着夺目的光芒,...
请看下面的《阴骘文》:行时时之方便,作种种之阴功。行就是修行。下面,就是逐件事情来加以劝勉这些善事。行时时之...走进佛寺大门,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,叫天王殿。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、弥勒菩萨;四大天王是护法,保护这个道...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:我身体一直很不好,我到处求神问卜,但是却毫无帮助,请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? 佛陀听...
在诸佛派侍者问讯世尊的时候,佛的表现是什么?含笑。问的时候没有答复,就含笑;含笑当中放了这么多光明,光明就是...有一次,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,告诉比丘们说:比丘们!一般人有乐的感受、苦的感受、不苦不乐...
天台丰干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天台山丰干禅师,因寒山问:「古镜未磨时如何照烛?」师曰:「冰壶无影像,猿猴探水月。」曰:「此是不照烛也。更请道看!」师曰:「万德不将来,教我道甚么?」寒山、拾得俱作礼而退。师欲游五台,问寒山、拾得曰:「汝共我去游五台,便是我同流。若不共我去游五台,不是我同流。」山曰:「你去游五台作甚么?」师曰:「礼文殊。」山曰:「你不是我同流。」师寻独入五台,逢一老人,便问:「莫是文殊么?」曰:「岂可有二文殊!」师作礼未起,忽然不见。﹝赵州代曰:「文殊,文殊。」﹞
上篇:泗州僧伽大圣 | 下篇:天台寒山 |
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,是佛菩萨的通称。...
本有
金刚线
十如是
往相回向
无染
一等
说戒时听作筹数戒条
正见
爱染心
独头意识
薄尘行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
【大藏经】瑜伽菩萨戒本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
【推荐】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

念佛须善发心者,心为修持之主
真正的敌人

培植心地的善因
佛教「四大天王」的表法含义
福是种来的,不是求来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