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(术语)梵名须伽陀Sugata,译曰善逝,又曰好去。诸佛十号之一。十号之第一曰如来,第五曰善逝。如来者,乘如实之道...yujiashidilun 佛教论书。简称《瑜伽论》。瑜伽师地,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(十七地),故亦称《十七地论》...指密宗行者所具有之十六种资具,即衣四种、处六种、食六种。(一)衣之四种,即:(1)粪扫衣,拾人委弃之布,洗净以制...【真如无为】 p0919 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:由清净所缘故;建立真如。由此真如、如清净时所缘体相,常如是住故。...(术语)谓一切世间之事法,染污真性者。四尘五尘六尘等。法界次第曰:尘即垢染之义,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。大乘...(术语)谓根本无明。是为真如自体之迷惑,故名同体之惑,如波与水同体。法华玄义五曰:无明是同体之惑,如水内乳,...亦名:尼作本法已应即日往大僧中 行事钞·尼众别行篇:“四分云,若作本法已,即日往大僧中,否者犯罪。”资持记释...五根所缘境者,谓四圣谛,由谛现观方便所摄作此行故。 五根自体者,谓信精进念定慧。 五根助伴者,谓彼相应心心法等...菩萨名,天竺人,是佛灭后六百年间出世的大乘论师,有马鸣比丘、马鸣大士、马鸣菩萨等等尊称。...谓能教化众生之菩萨地位;即指第八地以上之位。即第八地以上之菩萨,已断分段生死,无漏相续而定慧自在,故得以任运...禅宗公案名。乃首山省念禅师接化学人之机要语句。从容录第七十六则(大四八·二七五上):“首山示众云:‘第一句荐...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,道之所生万殊,名盖众名之假,生非有生之实。然则修促共尽,小大同期,而金字丝编、缃...(龙藏本)...文殊菩萨心咒: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.持诵文殊五字咒(文殊菩萨心咒、亦称文殊智慧咒)的主要功德,...
这个习字,早先它是什么意思?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。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,它不能离开树林,等它练习得疲倦了,...
即常远离恶知识,永离一切诸恶道,速见如来无量光,具此普贤最胜愿。此人善得胜寿命,此人善来人中生,此人不久当成...
普劝修持第四篇:观苦、空、无常,修净土。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世的生命苦哇!八苦交煎。因缘所生法:空、无常。...
因缘的聚合与离散,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。 这种因缘的组合很正常,比如离散啊、欢聚啊;生啊、死啊一切存...今值旧历新年,请观厦门全市之中,新气象充满,门户贴新春联,人多著新衣,口言恭贺新喜、新年大吉等。我等素信佛法...说到人的死亡,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,不只一年一月的衰老,而是每个时辰,每一刻、每一秒都在衰老。庄子讲得更彻底,...
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,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,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。什么变化呢...一切众生。自从无始一念妄动。而有无明。从迷积迷。以历尘劫。起心动念。多造恶业。能为障碍。即障蔽自己佛性。业障...
龟山正元禅师
【五灯会元】
福州龟山正元禅师,宣州蔡氏子。尝述偈示徒。一曰:「沧溟几度变桑田,唯有虚空独湛然。已到岸人休恋筏,未曾度者要须船。」二曰:「寻师认得本心源,两岸俱玄一不全。是佛不须更觅佛,秪因如此便忘缘。」咸通十年终于本山,谥性空大师。
上篇:白居易侍郎 | 下篇:婺州苏溪和尚 |
(譬喻)以喻得少分即满足之凡夫心也。大日经一曰:云何狗心,谓得少分以为喜足?...
善逝
瑜伽师地论(Yogacara-bhumi-sastra)
十六资具
真如无为
尘
同体之惑
本法作已应即日往大僧中
五根
马鸣
教化地
首山三句
【大藏经】正法念处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文殊菩萨心咒

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

读诵《普贤行愿品》的殊胜功德

黄泉路上无老少,孤坟多埋少年魂

世间的聚合与离散,皆应坦然面对
弘一大师《改过实验谈》
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