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子题:善来受具最先、三语受具第二、羯磨受具第三、八敬受具第四、破结受具第五 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约受前后者...(术语)出离世间入于涅槃之道也。遗教经曰: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。...凡一一之佛有三种之轮身。 本地之佛体,为自性轮身。 现菩萨之身,为正法轮身。 现明王忿怒之相,为教...弥勒佛将来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,开三番法会,度尽上中下三根的众生,叫做龙华三会。...【后三静虑无眼等识】 p0879 大毗婆沙论七十三卷六页云:应作是说:后三静虑,无眼等识。所以者何?无寻伺故。...欲者,于所乐事彼彼引发所作希望为体,正勤所依为业,彼彼引发所作希望者,谓欲引摄见闻等一切作用故。...明代,凡皇太子、诸王等出生,皆以幼童一人剃发为僧,表代其出家,称为替僧。据张居正敕建承恩寺碑文所载,明朝凡皇...(饮食)混种种之香而炼成之药。最胜王经七曰:洗浴之法,当取香药三十二味。...【发起】 p1160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:爱之缠及随眠、成其中品、及软品故;说名发起。...子题:圣法、随法之行、圣道 行事钞·标宗显德篇:“言戒法者,语法而谈,不局凡圣。直明此法,必能轨成出离之道。...亦名:四药手受除同类口受局同类、授药人 子题:手受除同类、口受局同类 资持记释云:“所授即过食者。初科,五义者...佛说疗痔病经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,与八千大比丘众、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:「一切众生心想异故,造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俱,比丘五百及诸菩萨。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将来之世,当有比...《集颂》: 毁谤、背舍、灭正法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乘。 十二缘起、四圣谛,诸般若密道品等, 隐蔽、留难、障学、修...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《彻悟禅师语录》,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,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,公元174...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,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,不但凡夫会做梦,阿罗汉、声闻缘觉乃至菩萨亦然会做梦。俗云:智者无...
在学佛的过程中,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,那是不可以的。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,要把家庭搞好,令大家和睦,...
经常可以看到,能够长寿的不是那些生活富裕或者处于优越自然条件的人,而是过着清心寡欲生活的佛教徒。据佛教资料和...
过去有一个禅师,他参访一个善知识。他到了那个地方就住下来,不走了,就做善知识的侍者。做了几年以后,有一天晚上...
今朝脱了鞋和袜,不知明朝穿不穿,人命无常,一分一秒都不应该浪费,工作时说忙,下班时说累,偶尔得空上论坛、QQ,...
净土法门跟通途佛法不一样。首先通途佛法讲信,净土法门更要讲信。由于净土法门要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那种果地上的...
洞安和尚
【五灯会元】
洞安和尚,有僧辞,师曰:「甚么处去?」曰:「本无所去。」师曰:「善为阇黎。」曰:「不敢。」师曰:「到诸方,分明举似。」僧侍立次,师问:「今日是几?」曰:「不知。」师曰:「我却记得。」曰:「今日是几?」师曰:「今日昏晦。」
上篇:草堂和尚 | 下篇:兴平和尚 |
(人名)Dharmamati,沙门名。译作法意。斋武永明年中译提婆达多品。见历代三宝记十一。...
具戒约受前后
出道
三种轮身
龙华三会
后三静虑无眼等识
欲
替僧
香药
发起
戒法
四药授药人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疗痔病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十善业道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当来变经
菩萨十八重戒之毁灭正法
大安法师《彻悟禅师语录》
如本法师:为什么会做梦

学佛不是不顾家庭,而是让人看破

能够长寿的不是富裕或条件优越的人

原来一切都在
念佛行人不应沉迷在网聊和辩论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