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巴利语 sabbe savkhārā aniccā。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。又作一切行无常。乃如来所说四法本末中之初法本...华译为智慧,但这个智慧,不是世间凡夫的聪明智慧,而是如来的圆常大觉,这种大觉,胜义谛中离于言说,今依世谛安立...【五种师假立句】 p0275 瑜伽九十卷十六页云:复次于正法内,略有五种师假立句。诸外道师所制论中,都不可得。谓趣...(人名)Apagupta,人名。译曰不正护。见阿育王经八。...子题:重诵 行宗记释云:“初叙正仪。重下,显制意。倒说即是 重诵 。”(戒疏记卷二·七六·六)...合称为圆融行布。乃华严宗之教义。从菩萨至佛果之修行阶位,就其意义可分为二门,即初后相即,称为圆融;初后次第,...显教说四智,密教说五智,即在四智之外加上法界体性智,此智为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,这也是世出世...禅宗公案名。为唐代舒州投子大同禅师与一僧论及佛身之机缘问答。联灯会要卷二十一(卍续一三六·三八八上):“僧问...(术语)身外之我也如以大自在天视为宇宙唯一之大我者。大日经疏七曰:设令不依内我,必依外我,即于自在梵天等。...梵名 Mahā-karunā-pundarīka。凡五卷。北齐那连提耶舍译。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。内容记载佛陀临涅槃时,以正法...又作初发意、新发意、新发心、初心、发意。(一)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。发菩提心之略称。即发起求解脱苦难,往生净土...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。以契经说三界唯心。心意识了名之差别。此中...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(出六根聚经中)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: 一时,婆伽婆一切智人,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以神通...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,祇(q)树给(jǐ)孤独园。与大比丘僧,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是大阿罗汉,众所知识:长老舍利...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,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,落发为僧,遁入空门的说法,剃光头似乎成了和尚的标志,请问修...
一、六不合: 1、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,因为他们看不见别人的付出,只在意自己的得失与结果。 2、不与没有使命感的...
随烦恼二十:言放逸者,于染净品,不能防修,纵荡为性。障不放逸,增恶损善所依为业。此放逸以何为体?曰,懈怠三根...大概地说,邪淫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,但是详细地讲起来有很多种情况。 1、非人。 与家族七代之内的亲属有...
曾经听闻一则故事: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,原本,某甲的病不过慢性胃炎而已,某乙却不幸患上了胃癌;可是,却因为...
过去,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,有一天舍利弗尊者来到此处,顶礼世尊后坐于一旁,说道:世尊!我已经在舍卫城夏...
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,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都需要诵持的内容,法力非常殊胜。诵持楞严咒的时候,附近的诸...
佛说了生脱死的修持法门很多,大体分为律、教、禅、密、净五宗,总归为二种:一是通途法门;二是特别法门。仗自力修...
石臼和尚
【五灯会元】
石臼和尚,初参马祖。祖问:「甚么处来?」师曰:「乌臼来。」祖曰:「乌臼近日有何言句?」师曰:「几人于此茫然。」祖曰:「茫然且置,悄然一句作么生?」师乃近前三步。祖曰:「我有七棒寄打乌臼,你还甘否?」师曰:「和尚先吃,某甲后甘。」
上篇:古寺和尚 | 下篇:本溪和尚 |
(术语)谓内之六根无神我也。天台仁王经疏中曰:内空者,六入无神义。...
一切诸行无常
般若
五种师假立句
阿波笈多
说戒不应重诵
圆融门行布门
五智
投子十身调御
外我
大悲经
发心
【大藏经】唯识二十论
【大藏经】占察善恶业报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弥陀经
出家人为什么要光头

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

放逸者,于染净品不能防修
邪淫的六种情况

以心的力量来化解与改善

诽谤圣者,忏悔得解脱

楞严咒护身符,可以随时都佩戴吗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