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五灯会元 > 正文
亦名:邪淫开遮 子题:三境 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问:‘先受戒时,于一切女三境下邪;后取此女,犯戒以不?’答:...娑多婆诃,梵名 Sātavāhana。又作娑多婆汉那王。意为引正王。即南印度憍萨罗国之王,归依龙树,以兴隆佛教著名。...(术语)于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种子,因自支分流出诸尊也。...缚有三种,谓贪缚、瞋缚、癡缚。由贪缚故缚诸众生令处坏苦,由瞋缚故缚诸众生令处苦苦,由癡缚故缚诸众生令处行苦,...凡二卷。元代发合思巴(藏 Hphags-pa, 1239~1280)着,沙罗巴译。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。原书为藏文或蒙古文,今已...(杂语)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,以三念八念破之。大乘修空观破之。但大乘中有相违,显教观豁虚无物为空,本来无物,...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乘所共有的十地,叫做共十地。 一、干慧地,三乘之人,初居外凡之位时,未得真空之理水,乃...【转依有五种不可思议性】 p1411 显扬八卷二页云:然此转依,是常住相,不可思议无二所显。此不可思议性,复有五种...(书名)六卷,隋智顗着。明化仪化法四教之义。其注解各书如下:四教仪集解三卷,宋从义撰。四教仪备释二卷,元元粹...(术语)Namaḥ Samanta-Buddhānāṁ,佛部之归命句也。曩莫者归命,三曼多者平等,没驮者佛,南者诸。即归命平等...(术语)谓结一夏九旬安居之制度。即为安居之行也。...三劫三千佛缘起(出《观药王药上经》)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:「我曾往昔无数劫时,于妙光佛末法之中...普门品(日诵式版本)...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...
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,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行为。比如看到有人随地吐痰,乱扔垃圾,公众场合抽烟,都会皱...
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,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修行方法,对于婆罗门穿着破旧的衣服、以火烧身等苦行,以及平...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,是宋代非常著名的禅僧。 大慧宗杲的门下,有一个和尚名叫道谦。他参禅多年,...
奉施佛及僧,彼所获福聚,不如护佛法。 物质供应是有限的,也有断的时候,要是护持佛法,使未来的很多人得度,这个...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,这个命题不无道理。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:家庭教育中父爱...
作为一名佛教徒,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。也就是高度尊重生命之心,救护生命的利他之心,大慈大悲之心,...
世尊,习恶众生,从纤毫间,便至无量。是诸众生有如此习,临命终时,父母眷属宜为设福,以资前路。或悬幡盖,及燃油...在古老的西藏,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,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,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,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...
十祖胁尊者
【五灯会元】
十祖胁尊者,中印度人也。本名难生。初将诞时,父梦一白象,背有宝座,座上安一明珠,从门而入,光照四众,既觉遂生。后值九祖,执侍左右,未尝睡眠,谓其胁不至席,遂号胁尊者焉。初至华氏国,憩一树下,右手指地而告众曰:「此地变金色,当有圣人入会。」言讫,即变金色。时有长者子富那夜奢,合掌前立。祖问曰:「汝从何来?」答曰:「我心非往。」祖曰:「汝何处住?」答曰:「我心非止。」祖曰:「汝不定邪?」曰:「诸佛亦然。」祖曰:「汝非诸佛。」曰:「诸佛亦非。」祖因说偈曰:「此地变金色,预知有圣至。当坐菩提树,觉华而成已。」夜奢复说偈曰:「师坐金色地,常说真实义。回光而照我,令入三摩谛。」祖知其意,即度出家,复具戒品,乃告之曰:「如来大法藏,今付于汝,汝护念之。」乃说偈曰:「真体自然真,因真说有理。领得真真法,无行亦无止。」祖付法已,即现神变而入涅槃,化火自焚。四众各以衣祴盛舍利,随处兴塔而供养之。即贞王二十七年己亥岁也。
上篇: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| 下篇: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|
指闻顿教而顿悟佛道之机类。圆觉经(大一七·九二一下):“是经名为顿教大乘,顿机众生从此开悟。” p5704...
受戒时非妻后娶此女不犯邪淫
娑多婆诃王
支分生曼荼罗
缚
彰所知论
空观破怖畏
共十地
转依有五种不可思议性
四教仪
囊莫三曼多没驮南
结制
【大藏经】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

可怜那条被钓的鱼,也别忘了慈悲钓鱼的人

心无染着名为少欲
无法代替的五件事

佛寺造得再大,不如护持佛法的功德大
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

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