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,而修显本有之法身,此之观门,名曰五字严身。 一、观阿字 色黄金,形四方正等...(术语)法性随妄缘起惑造业感苦果也。妄缘即无明。...(Windisch, Ernst; 1844~1918)德国印度学与语言学学者。为来比锡大学教授(1871~1918),曾前往海德堡大学与斯...【建立极微】 p0872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:问:若诸极微无实体性;何故建立?答:为遣一合想故。若以觉慧分分分析...凡六卷。日本曹洞宗怀奘(1198~1280)撰。内容辑录宗祖永平道元禅师之法语。怀奘于其师道元编撰正法眼藏时,随侍在...(流派)日本神道之一派,两部神道之对。神代不混外教,纯粹相续之意,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仪式者。其言曰神...又名三归依,即归依佛、归依法,归依僧。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;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;归...五百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第下也 次诸三昧而辩陀罗尼门者。若依论解三昧。但是心相应法陀罗尼。或心相应。或不相应。...(名数)一分断生死,诸有漏善不善之业,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也。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,故曰分段。...(术语)就身语意之三业言之,小乘俱舍之说,局于身语二业,有表业无表业(谓为表色无表色)。大乘法相之义,三业皆...全一卷。又作地天仪轨。唐代善无畏译于开元五年至二十三年(717~734)。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。内容叙述礼拜恭敬供...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,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,弥勒菩萨摩诃...毗尼日用切要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,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,皆得阿罗汉,具大神通。其名曰:尊者阿若憍陈如、尊者...
有一首偈说: 瞋是心中火,能烧功德林;欲行菩萨道,忍辱护瞋心。 生气、瞋恨,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把火,它能够将我们...
傍晚,一天的法会结束了,我们三三两两的在广场上散步、交谈。我看见一个小喇嘛蹲在地上,在拨弄着什么。我好奇的走...佛法是平等的,不论你年纪大小,动步早就早回家。当年高明寺来果和尚有个侍者,只有十几岁,还是个孩子。他跟来果和...
现在,人们四处求功德,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。有些人行色匆匆,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...
问: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,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种心态。是婆婆自己本身自私自利,口吐不出莲花而导致吗?我...
周利槃陀伽,此云继道。其母省亲,生于路傍故。姿性鲁钝,惟诵半偈,证罗汉果。《弥陀略解圆中钞》 这是介绍十六位...
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:「和尚见个什么道理,便住此山?」龙山说:「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」...
问: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? 大安法师答: 《梵网经》菩萨戒是通出家在家的,叫做顿立戒。无论是授没...
百八三昧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大智度论] 首楞严三昧梵语首楞严。华言健相分别。梵语三昧。华言正受。亦云正定。谓菩萨住是三昧。则于诸三昧行相。多少浅深。悉能分别了知。而一切魔恼。不能破垓。是名首严三昧。宝印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。于一切三昧。悉能印证。然诸宝中法宝为最。今世后世夃至涅槃。能为利益。是名宝印三昧。(梵语涅槃。华颤灭度。)师子戏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。于一切三昧中。出入迟速。皆得自在。于诸外道。强者破之。信者度之。譬犹师子戏时。而能制伏诸兽也。是名师子戏三昧。妙月三
上篇:大乘百法 | 下篇:一百八法明门 |
这是圆教之极谈。圆教之意,中道佛性,遍于法界,故不问有情无情,悉皆成佛。密教也说万有本来,为六大所成,不见有...
五字严身观
法性随妄
温地须
建立极微
正法眼藏随闻记
唯一神道
三归
五百陀罗尼
二种生死
表业无表业
坚牢地天仪轨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

天下第一大傻瓜

半块饼干的布施
本焕长老:修行,功夫,开悟

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

如何化解婆媳关系

周利槃陀伽的故事

两个泥牛斗入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