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四十八心】 p0438 品类足论四卷六页云:有四十八心。谓见灭所断邪见相应心,见灭所断疑相应心,见灭所断邪见疑相...(杂语)佛成道最初说华严经,最后说涅槃经,因之称曰华严朝,涅槃夕等。...【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】 p0879 世亲释六卷十四页云:后得卽是能成立智;此不应说唯是世间。由于世间未积习故。...中国佛教寺院。又名法净寺。位于江苏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上,东邻观音山。初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,故称大明寺。隋仁寿元...(杂语)智度论二十九曰:如薄拘罗阿罗汉,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,九十一劫不堕恶道,受天人福乐,身常无病,末后身得...亦名:施一食过受戒开缘、一食过受戒开缘 含注戒本·九十单提法:“不犯者,一宿受;病过受食;若居士请住,我为沙...(术语)僧祇译曰众,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。其大众共有之物,谓之僧祇物。此大众该摄十方一切之比丘比丘尼。假令施...【有学业】 p0541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:有学业者:谓圣弟子,于时时间,依增上戒,依增上心,依增上慧,修学无漏...诸经开头都有通别二序,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的序说,叫做通序,通序之后是序说这一部经讲说的缘起,即叫做别序。...(杂语)耀法而弘之也。无量寿经上曰:光融佛法,宣流正化。...髀婆沙论云十五种无明: 一、根本无明 谓从无始之际,一念不觉。长夜昏迷,不了真理,能生一切诸惑烦恼,是为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...佛说弥勒下生经...
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,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它。我们这个光盘出来的时候,我希望大...
佛言:如人锻铁,去滓成器,器即精好。学道之人,去心垢染,行即清净矣。 有这样一个比喻,佛言:如人锻铁,去渣成...
双轮照禅人来参,且云将隐居山中,单究向上事,乞老人住山之法。因示之曰: 古人住山,乃大舍身命处,殊非细事,专...
人在患病时往往力不从心、身心苦痛,特别需要关怀照料。而照看病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。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,看护病...问:有些人说做人比做事难。如果在职场受人冤枉,是要据理力争,或是以和为贵? 答:在社会上做事,有时并不是你技...
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,你不是说马上改变。学佛以后,你开始回光返照,这时候是「真妄交攻」,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...
我们对一切人事物,都不应该生起贪心。为什么呢?因为那些引生贪欲的外境,若去观察其本体,不过像水泡一样没有实义...问: 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,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疼了,请问打坐能治胆结石吗? 大安法师答: 你打坐一定要调心...
十二入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法界次第] 入即涉入之义。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。故名十二入也。(六根眼根。耳根。鼻根。舌根。身根。意根也。六尘者。色尘。声尘。香尘。味尘。触尘。法尘也。)一眼入谓眼根对色。即能见色。是名眼入。二耳入谓耳根对声。即能闻声。是名耳入。三鼻入谓鼻根对香。即能嗅香。是名鼻入。四舌入谓舌根对味。即能尝味。是舌入。五身入谓身根对触。即能觉触。是名身入。六意入谓意根对法。即能分别于法。是名意入。七色入谓一切可见之色。而对于眼。是名色入。八声入谓一切可闻之
上篇: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| 下篇:十二头陁行 |
(术语)知师父之恩德而报谢之也。往生论注上曰:知恩报德,理宜先启。...
四十八心
华严朝
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
大明寺
薄拘罗无病
食处过受戒开缘
僧祇物
有学业
通序
光融
十五无明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
【大藏经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(600卷)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弥勒下生经

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

学道之人去心垢染,行即清净矣

万境本闲,惟人自闹

看护病者,八福中第一福田
圣严法师《做好人际关系》

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