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菩萨)胎藏界金刚手院之一尊。秘藏记下曰:忿怒持金刚菩萨,赤肉色,左手取三股跋折罗,目视上之势。...(修法)观音忏法之别名。以观音一称圆通大士故也。...(术语)真言之法,以阿字等布置于自己之身分,而观想其理义,谓之布字观,又曰布字严身观。大日经疏十七曰:以阿字...(名数)在涅槃会上,住于大乘知七善法,具足梵行也。一、知法,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。二、知义,知经中一切文字语言...【恭敬】 p0949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九页云:云何恭敬?答:诸有恭敬、有恭敬性,有自在,有自在性。于自在者...又做精庐。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。即寺院之别称。经典中虽屡见精舍一词,然其原语不一,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一之鸡林精...(杂名)晋书僧涉传曰:涉西域人,苻坚时入长安,能以秘咒下神龙。每旱,坚常使之咒龙请雨,俄而龙下钵中,天辄大雨...(术语)大日如来工巧之三摩地也。见瑜祇经。...(术语)断惑证理之人曰圣。入圣者入于圣位也。俱舍论十八曰:入圣得果,离染漏尽。往生十因曰: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...二智之一。境智无异,不起分别,名根本智;分别一切差别之相,慧照分明,即名后得智,或如量智、权智、俗智等。...(异类)梵名Graha,又作檗 诃,檗 何。鬼魅之祟。又鬼魅之著于人也。大日经疏八曰:檗 何是魅鬼着人者。又出瑜祇经...(龙藏本)...文殊菩萨心咒: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.持诵文殊五字咒(文殊菩萨心咒、亦称文殊智慧咒)的主要功德,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大菩萨众,及大诸天、帝释天王、大梵...《大宝积经》云: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,舍诸世话观于实义,舍于众务及诸戏论,修出世道慈念众生。 佛言:弥勒,初...
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、将相都在护持佛法,但也有一些帝王灭佛。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。 第一次灭佛就是在北魏魏...一、一句佛号,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 第一句来自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,至心念佛一声,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从...
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?是刚强众生。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,如生牛皮,骄慢,刚愎自用,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...
无朽问:云何仰酬祖父?菩萨曰:世间所谓孝者,以何为上?曰:能敬养,能为善,以无忘先德。菩萨曰:此虽孝而有限。...
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。我们必需知道什么是修行,什么不是修行;或者什么是佛法,什么不是佛法。...
流俗知见,不可入道。我慢习气,不可求道。未会先会,不可语道。宴安怠惰,不可学道。顾是惜非,不可谋道。自信己意...人生的意义何在?这是个大问题。人从有生以来,很快的老了,死了;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,忙着工作,也忙着吃,忙着穿...
禅定十种利益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月灯三昧经] 谓修菩萨行疸。善能修习禅定。则万缘俱息。定性现前。故获此十种利益也。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。必须整肃威仪。一遵法式。行之既久。则诸根寂静。正定现前。自然安住。无所勉强。是为安住仪式。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。常存慈爱之心。而无伤杀之念。于诸众生悉令安隐。是为行慈境界。三无烦恼谓菩萨习诸禅定。诸根寂静。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。自然不生。是为无烦恼。四守护诸根谓菩萨习诸禅定。常当防卫眼等诸根。不为色等诸尘所动。是为守护诸根。五无
上篇:精进十种利益 | 下篇:九十八使 |
(一)天台宗三观之一。为“空观”、“中观”之对称。即观照诸法依假名而存在。(参阅“一心三观”23) (二)为“真观...
忿怒持金刚菩萨
圆通忏法
布字观
七知
恭敬
精舍
龙钵
毗首羯摩三昧耶
入圣
后得智
檗罗诃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文殊菩萨心咒
【大藏经】佛说百佛名经
世话、戏论、愦闹的二十种过失

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
念佛的三大利益

一切的权势、财富、享乐都是无常

亲得离尘埃,子道方成就

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