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1、凡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事,叫做善,若只利自己不利他人的事,则叫做恶。 2、心所名,所谓善,没有罪恶的...赞呗之一。乃赞叹、歌诵佛宝之偈颂。若于法会之后唱诵,则称后赞。 p2758...(书名)二卷,此书为清孙文川遗稿,陈作霖于丛残蠹蚀中编纂成轶。总列寺名二百二十有六。凡同名而非确在金陵者,与...梵名 ?ata?āstra。凡二卷。印度之提婆(梵 āryadeva,圣天)著于三世纪顷,婆薮开士注释,鸠摩罗什(梵 Kumāraj...(譬喻)无明能昏沉人之本心,故以酒为譬。妙法圣念处经七曰:勿饮无明酒。秘藏宝钥上曰:徒缚妄想之绳,空醉无明之...禅林用语。为“入草”、“落草”之对称。草,比喻世间、俗众。超出世俗,称为出草。宣说超出世俗之宗旨奥义,或提示...【无释】 p1042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:无释者:谓所说语,无解释。...【显名】 p1466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:显名者:谓其义易了。...令心专注于一对象,而达于不散乱之精神作用,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。反之,心散乱不止之状态,则称为散,二者合称...转迷而还归寂灭之意。又作还源。与“流转”相对称。据大毗婆沙论卷一○○、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所说,即由修行之功行...【五种因力】 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种为能造四大,有五种因力,依此五种因力能造作种种色法,故称为能造四大。此五种...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: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阿罗汉也生死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,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。 时,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,形体羸瘦、痛苦萦缠,于...
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,对比丘开示: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。哪五种事呢?一、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...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,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,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。即使小如蝼蚁,遇水尚且奋力挣扎;人们往往宁...
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,所以愿意皈依三宝。但由于对佛法的不了解,所以知见上也有一些误区。 比如...
古时有一禅师修行有了心得,因为禅宗修学佛法是不立文字,所以修禅的学者要请善知识印证,于是这禅师找法演文义禅师...
以我自己而言, 一生感果苦得很,常生惭愧,怕错因果,运落因果。少年就想住茅篷,放下万缘,偷安度日,结果还是放...学佛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什么? 不是阿弥陀佛,就是随缘了。 随缘吧!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,会这样安慰自己; 随缘...
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:从2009年7月起,他在广州、佛山、顺德、东莞、深圳、梧州、郑州、海口、三亚、福州、厦门、杭...
清代万缘法师。俗姓乔,湖州长兴人。平日为人愚昧迟钝。 别人骂他,也不嗔怒;人家赞叹他,也不欢喜,一心一意专持...
十科
【三藏法数】
[出续高僧传] 一翻译翻译者。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。又译之为易也。以华夏之言。易彼梵语。俾大法以流通。如摩腾初至于汉。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。二解义解义者。谓菩解如来说诸经甚深法义也。盖依解以立行。修行以契理。则可以弘大教。可以证菩提。如佛弟子迦旃延。善解契经是也。(梵语菩提。华言道。梵语迦旃延。华言不空。)三习禅禅。梵语具云禅那。华言静虑。谓人从无始以来。逐妄迷真。起惑造业。展转沉溺。若能息心静虑。修习禅定。一旦慧光发生。则了妄显真。返本还源也
上篇:法师十德 | 下篇:十种补特伽罗 |
即授菩萨戒时,戒师问受戒者,过去是否曾犯七重罪。七重罪即:出佛身血、杀父、杀母、杀和尚、杀阿阇梨、破羯磨僧、...
善
佛赞
南朝佛寺志
百论
无明酒
出草
无释
显名
定
还灭
五种因力
【大藏经】阿閦佛国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
【大藏经】佛说疗痔病经

五件不可得之事
为什么要戒杀

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

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

逃不掉的因果
要随缘不要随习气

捐献血小板的德超法师:有什么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