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宋初以降,寺院住持示寂或引退之际,顺次以上位之弟子继承其职,一般寺院皆采用此师徒相传之法。与此继承法相异者,...(名数)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。一憍陈如,二頞鞞,三跋提,四十力迦叶,五摩男拘利。出于法华玄义六下。【又】预流...(人名)竺姓,佛念名。凉州人,苻氏建元中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,入长安,澄执梵文,念译为晋,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。...1、依小乘的说法,阿罗汉惑业已尽,生死已了,但身体尚在,名有余涅槃,或有余依涅槃,言其生死之因虽尽,但还余有...(名数)一身寂静,舍家弃欲,息众缘务,闲居静处,远离情闹,身之恶行一切不作,是云身寂静。二心寂静,于贪瞋痴等...(名数)一值佛难,二说法难,三闻法难,四信受难。见法华文句五。...(书名)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之异名。...【三种补特伽罗成就二种法见】 p0225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页云:又此法见,当知三种补特伽罗,皆得成就。一者、异生,...【发起身业语业】 p1162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:云何发起身业语业?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;次欲生故;次功用起故;次随...(人名)仙人名。大日经疏十六曰:鸯竭罗私,是汗液义也。此仙不从胎生,从汗液而生,故得名也。...指寺院之领地。乃信施为供养寺院之维持及僧众修道之资粮,所捐献之田园、山林等,称为寺领。此寺领之制度,起源于印...闻如是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俱,比丘五百及诸菩萨。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将来之世,当有比...根据《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》(印光法师鉴定)整理并注音。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。特此说明。...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: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...
出家人,先须要知,出家割爱辞亲,本为求出生死。若为生死大事,要知世间一切诸法,皆是苦本,身是苦聚,必要发心修...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,心不散乱,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,证入一心不乱念佛三昧,所谓一就是无心,这时便无心可乱了。...
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:世界上有鬼吗?我怎么看不到啊?如果你能看到鬼,你就是神人了。空气也看不见啊,我们...问: 法师,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,但是身体一直病病歪歪,让家人担心,在家里没能表好法,弟子实在是很惭愧。虽然...
【经文】 次观大势至菩萨。此菩萨身量大小,亦如观世音。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,照二百五十由旬。举身光明,照十方...
佛在世的时候,有一位很有名的大护法,叫做须达长者,他生前就证得初果,具备了四不坏信,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不移的...昔时阿难陀做了佛陀廿七年的侍者,有一天,佛陀在舍卫城对波斯匿王说法时,阿难陀的脸色现出忧愁的样子,佛陀问他,...
现在人很讲究营养,或者喜欢吃肉来补充,或者喜欢买营养品,而且很贵的。其实,越讲究,越容易生病。许多病都是营养...
十信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楞严经] 十信者。乃三贤之首。万行之先也。然欲从凡入圣。必以信为先导。始自信心。终至愿心。总为十信。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。(三贤。即十住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。)一信心谓心与理冥。决了无碍。妙信纯真。恒住中道。经云。妙信常住。一切妄想。灭尽无余。中道纯真。名曰信心。二念心谓真信明了。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。忆念无忘。经云。无数劫中。舍身受身。皆能忆念。得无遗忘。名曰念心。(劫。梵语具云劫波。华言分别时节。)三精进心不杂曰精。无间名进。谓唯以念心精
上篇:火喻菩萨十种善法 | 下篇:十住 |
勤者,被甲方便无下无退,无足心勇为体成满善品为业,谓如经说,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,如其次第应配释被甲心勇...
甲乙徒弟院
五佛子
竺佛念
有余涅槃
二种寂静
四难
观自在妙香印法
三种补特伽罗成就二种法见
发起身业语业
鸯竭罗私
寺领
【大藏经】佛说当来变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暮时课诵--单日
【大藏经】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

现前见闻知觉,全是妄想用事,总非真心
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

鬼是怎么生活的
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

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第十一观:势至观

有一天善根发动,不得不学佛
阿难尊者的七个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