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物名)圆形之钟板也,可以打击者。...(杂语)恋慕执着诸可意之境而不舍离也。法华经譬喻品曰:诸子幼稚末有所识,恋着戏处。诃欲经曰:女色者世间之枷锁...【摩愉伽蓝】 p1335 西域记三卷三页云:摩诃伐那伽蓝西北下山三四十里,至摩愉(摩言豆)伽蓝。有窣堵波,高百余尺。...问曰:一切尽破,旨趣安归?答曰:破一切法,无我我所,于诸法不受不着,是名解脱。盖若见堕遍邪,失于正理。既失正...四平等心,亦即慈、悲、喜、舍之四无量心。...【悲】 p1172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三页云:若于有苦亲怨中三品有情,平等欲拔其苦;当知是悲。 二解 瑜伽四十四卷十页...(1664~1731)清代黄檗宗僧。福建福清人,俗姓陈。字道本。号茞亭。五十六岁时,受其师灵源海脉之召,康熙五十八年...【家家】 p0940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:二、家家。谓卽预流果、由善修圣道故;或生天上,或生人间;从家至家,得尽...(杂语)Viṣiṣya,又作毗沙耶。译曰境界,国。大日经疏十曰:怛他竭多,如来也。毗舍也,境界也。如来之境界,所...【摩得勒伽】 此云智母,以生智故。菩萨入此三昧,作论申经。儒家以析理精微名论,释氏申通辨论宗旨,收束所说...行事钞·随戒释相篇:“十诵,六诤本者,瞋恨、恶性、贪嫉、谄曲、无惭愧、邪见。”资持记释云:“六诤本者,不出三...(印光大师校印版本)...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诸天龙鬼神无央数,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,...净土十疑论...
通常被人骂者,少有不起烦恼,乃至瞋恚心,佛在世时,也有这样的大恶人,他妒嫉佛陀德高望重,要伤害佛陀,以下是佛...
诸位吉祥。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,跟大家说的法器,叫做锡杖。 一说这个词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形象上的概念。但是在世...
古时候有个财主,从拥有九十九只羊的那一天起,就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再添上一只羊,好凑够一百只。 一天深夜,他辗...
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,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,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,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之间得到系统的认...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、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,喜欢评论出家人的对错是非,不守规矩不持戒律等等,其实出家比丘、...
好各位,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,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,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。本人非常欢喜,也很惭愧。今天...
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,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、秽土,但是从国土的依正庄严可以看出消息。 基本上,我们判定秽土...
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。 一念佛重恩故;二念父母恩故;三念师长恩故;四念施主恩故;五念众生恩故;六念生死苦故;七...
闻经八种功德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大庄严经]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。谓人以正信之心。严洁其身。听闻佛经。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。而无丑恶之相也。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。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。听闻佛经。以是功德。报得福力威势。降伏一切。而不怯弱也。三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。谓人听闻佛经。解知义趣深远。理与心会。无不通达。以是功德故能彻悟一切法相。了无挂碍也。四得妙辩才得妙辩才者。谓人听闻佛经。深达一切法相。以是功德。得妙辩才。能以一句之义。演说无穷也。五获诸禅定获诸禅定者。谓人听闻
上篇:八位胎脏 | 下篇:八关斋戒 |
梵名 Tattva-saptati。天亲菩萨造。系为破斥数论(僧佉)派之金七十论而作。今已失佚。婆薮槃豆法师传(大五○·一...
圆板
恋着
摩愉伽蓝
旨趣
四等
悲
寂传
家家
毗舍也
摩得勒伽
六诤本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阿弥陀经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净土十疑论

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

锡杖的表法含义
你是在饮用一杯「咸水」吗

五位百法——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
慧律法师《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》

宏海法师:信解行证

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