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指大乘菩萨自己觉悟所修之法,又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之。然唯有佛已达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之境界。据净影慧远之无量寿...(杂名)又曰痴室。斥空坐禅者而言。...指八万四千法藏及十二部经。前者表示佛所说之全部教法;十二部经,指佛所说法,依其叙述形式及内容分成十二类。[法...(术语)对于常住涅槃之称。涅槃经二教中之扶律谈常教也。...【赖耶五受相应】 此指第八阿赖耶识,与苦、乐、忧、喜、舍五受相应的情形。在五受中,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唯有舍受。...(术语)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。释尊一代之诸教,八万四千之法门,要皆为归入于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,惟本愿他力之一乘...二边者,执有之边际,执无之边际,皆为邪见,故云边见。肇论曰:有无之境,边见所存,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?又谓之增...又名出世间道,即是出离有为迷界的道法。...【极微建立五种】 p1198 显扬五卷七页云:损减建立者:谓建立极微。复由五种极微建立应知。一、由分析故,二、由差...(术语)十示满数,无尽为意味。犹言无尽之莲华藏世界也。...梵语 trimūrti。指摩醯首罗天、那罗延天、梵天为一体,而亦三分。此系外道小乘所立之说。外道小乘以梵天为创造神,...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(宋言时称)译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。与大比丘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形疾有三:风、寒、热病,为患轻微。心有三病,患祸深重,动有劫数受诸苦恼,唯佛良医能为制药。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...
【一】花报: 《了凡四训》:然人之过恶深重者,亦有效验: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;或无事而常烦恼;或见君子而赧然...在崔永元所著的《不过如此》一书中,有这样一段对话:一天,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,便打趣地问道:小崔哥,有什么不...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。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,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,禅师举起锄头便砍。学僧很不以为然的...
《梵网经菩萨戒》云:若佛子!自妄语,教人妄语,方便妄语。妄语因,妄语缘,妄语法,妄语业,乃至不见言见,见言不...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。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,所以不要盲目投资。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...
一个人的个性、脾气很重要,个性好的,到哪里都会跟人家和合,能随顺人家。不过随顺要有轻重之分,如果是坏事,我们...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,所谓胜异方便,殊胜特别方便。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之间是你中有我,我中...
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,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。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、随事随理、随权随实...
七宝
【三藏法数】
[出翻译名义] 七宝诸经所载不同。旧出二种。其间名同而华梵不一。今依翻译名义。亦列二种。皆以梵语为名。而用华言各释其下也。一苏伐罗梵语苏伐罗。华言金。大智度论云。金出山石沙赤铜中。而有四义。一者色无变。二者体无染。三者转作无碍。四者令人富。以是等义。故名为宝。二阿路巴梵语阿路巴。华言银。大智度论云。银出烧石中。世名白金。亦有四义。与前金同。故名为宝。三琉璃梵语琉璃。华言青色宝。观经疏又云吠琉璃耶。华言不远。谓西域有山。去波罗奈城不远。山出此
上篇:轮王七宝 | 下篇:又七宝 |
梵名 ?ravana。意译牛宿、吉祥宿、无容宿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因失罗婆与月之运行无关,故印度历法无之。惟以最吉祥宿之...
自觉觉他
痴禅
八万十二
赎命涅槃
赖耶五受相应
本愿一实大道
有无二边
出世间法
极微建立五种
十莲华藏世界
一体三分
【大藏经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华严经净行品
【大藏经】思惟略要法

十不善业的果报
让烦恼拐个弯
锄草斩蛇

九缘皆具,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
大安法师: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

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
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