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最胜真如】 p1155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:二、最胜真如。谓此真如、具无边德;于一切法、最为胜故。...亦名:若有他问者即应如实答 子题:若有他问者、如二比丘相问答 含注戒本·戒经序:“若有他问者,亦如是答。佛言如...【害为正法论】 p0931 谓于诤竞恶劫起时,有诸外道、为欲食肉,起如是计。谓如有一,若沙门、若婆罗门──起如...谓菩萨所具足之二十种力用。无量寿经卷下就净土菩萨之力用举有如下二十种,即:因力、缘力、意力、愿力、方便力、常...全一卷。弥勒三部经之一,六部经之一。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、观弥勒下生经、弥勒成佛经、弥勒当来下生经、下生经。...位于我国天台山之古佛道场,与金地岭相接。智者大师即于此传法。据传定光佛曾于此处示现。[大明一统志卷四十七] ...(术语)十不二门之一。明三乘权教即一乘实教之不二之理。法华文句三下曰:若双照,则权即是实,实即是权,虽二而不...大牟尼尊,所得二果,永离二障,亦名法身。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,所庄严故。体依聚义,总说名身,故此法身,五...【五相观察缘起能尽众苦能作苦边】 p0292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:复次由五种相,正勤方便观察缘起;能尽众苦,能作...禅宗五祖弘忍,住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,其山在县之东边,因而叫做东山,五祖之法门也称为东山之法门。...亦名:三心 济缘记·释集法篇:“犯有三心:一、识,二、疑,三、不识。”(业疏记卷四·五·一八)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晚课蒙山施食仪...般若波罗蜜多心经...
常宜清轻甜淡之物,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。唐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 我在临床中发现,很多减肥的女性为了控制热量摄入,...
有人曾问我: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,改过向善,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,实在了不起。可是至今还活动...
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。你看外道,或者说慈善家,他们也做很多慈善事业;你学了佛法以后,你行菩萨道,也做了很多慈善...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,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的,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们一个切实的支持...
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,值得我们尊敬。 祖师大德为用功办道者立下的戒律,是戒自己而不是戒别人,这...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,今天我们讲的是《六祖坛经》的般若品第二,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东西,这个是修行...
诸同学!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,这两句经,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,今略说之。 金刚经是实相般若,佛为发大乘者说,...
佛法里面讲,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,就会有这些业力,就会有这些能量,又由于这些能量,它就会带着你去...
七种礼佛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法苑珠林] 谓天竺勒那三藏。睹此方俗。不习礼佛之仪。遂传此七种之法。虽通云礼佛。而有是非浅深不同。盖欲令人知我慢求名二种之非。而归于身心礼等五种之正。从浅至深。修行获益。故有七种礼佛之名也。(勒那。梵语具云勒那摩提。华言实意。中印度人也。)一我慢礼谓人礼佛。身虽设拜。无有敬心。外睹似恭。内怀我慢。是名我慢礼。二求名礼。二求名礼(又名唱和礼。)谓人礼佛。但为要其修行名誉。诈现威仪。常行礼拜。而实无殷重之心。是为求名礼。又名唱和礼者。谓口虽称唱
上篇:七种不净 | 下篇:七种忏悔心 |
越南禅宗与净土宗相结合之佛教教派。又称竹林莲宗。十七世纪中期竹林禅派名僧白梅麟角创于升龙婆[石*多]寺,渊源于...
最胜真如
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
害为正法论
二十力
弥勒下生经
银地道场
权实不二门
法身
五相观察缘起能尽众苦能作苦边
东山
犯有三心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晚课蒙山施食仪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

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

「好人」与「道人」的不同
保持一颗赤子之心

放下万缘,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,做得了主
慧律法师《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》

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