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一)为佛之异称。心体无污染称为净,对境不迷称为觉。佛,梵名 Buddha,意译为觉;佛之体清净本然,故一般以净觉为...(术语)华严天台等一乘家所判,以法相三论之三乘教为权教,以自宗之一乘教为实教。又就天台所立之四教而判之,则以...【无取五蕴非有为非无为】 p1097 集论二卷五页云:无取五蕴,当言有为?当言无为?彼不应言有为无为。何以故?诸业...(术语)二惑之一。又曰根本惑,又曰根本烦恼。为感得迷果之根本烦恼,合之则为贪,瞋,痴,慢,疑,恶见之六种,开...问:虽有内识,而无外缘,由何有情生死相续?答:生死相续,由内因缘,不待外缘,故唯有识。盖界内分段生死,由有漏...(1615~1664)清代临济宗僧。安徽同安人,俗姓康。号慧门。幼即慨然有出尘之志。十七岁时,参访亘信行弥,后又参谒...业的力量。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,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。...禅林中,司掌知时之职称。古时于定香盘烧香,用以测知时刻;司此职者,即称香司。 p4010...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等六大能生四种法身(自性法身、受用身、变化法身、等流法身)、四种曼荼罗(大曼荼罗、三昧...(术语)Śramaṇa,又作室罗摩拏。...譬喻五欲。又作华箭。谓五欲之魔能破坏种种佛事,如箭之害身。[大智度论卷五] p1197...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,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,弥勒菩萨摩诃...毗尼日用切要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,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,皆得阿罗汉,具大神通。其名曰:尊者阿若憍陈如、尊者...
光阴就是这样快得很,我们现在明白应该使劲地抓住它,不要浪费它。但是是无可奈何,就像眼睁睁看见他溜走,我小时候...过去,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,必先脱下随身的庄严饰物,虔诚顶礼后再请法。一日,佛陀为波斯匿王开...
原文: 旷观古今,治时少而乱时多,纵令大治,亦不过百数十年而已,其故何哉。良由宿世杀生食肉之业所结,现生自私...
从前,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。起初,这匹马性情粗野,四处冲撞,无法调御。有人想骑乘它时,马即高举前腿上下跳...《代序》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,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,但效果不大,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。于是,...1)茄子:霜打的茄子是好药 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,时常使用秋后老茄子、霜打茄子。越来越多证据表明,茄子具有...
朋友介绍我看《桃姐》,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。看完之后讨论,无关乎电影,只关乎我本人。 我想站在世间的角...
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。次日明相出举行上梦下参长老化身窑的开窑仪式,恭请长老灵骨回真...
七流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华严孔目] 流者。即见思二惑也。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。谓四果之人。因修四谛之法。能断见思之惑。而不流转三界。故有七流之义焉。(见思惑者。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。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。四果者。须陀洹果。斯陀含果。阿那含果。阿罗流果也。四谛者。苦谛。集谛。灭谛。道谛也。三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也。)一见谛所灭流谓初果之人。见真谛理。能断欲界见惑。因灭此惑。不流转欲界。故云见谛所灭流。(初果即须陀洹果也。)二
上篇:小乘七种圣 | 下篇:华严宗七祖 |
亦名:袈裟脱着法式 子题:比丘畜二副三衣、三衣并有入聚落衣及园中衣、园中衣 行事钞·二衣总别篇:“僧祇,若着脱...
净觉
权教
无取五蕴非有为非无为
本惑
生死相续
如沛
业力
香司
六大能生
室啰末拏
五箭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

别在烦恼当中浪费自己的生命
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

杀业之结,唯食肉最为酷烈

调马喻
【推荐】慧律法雨—找回内心的平静
八种食物让你远离癌症

我们都会变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