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杂语)Maṇḍa,译曰坚固。金刚座之异名。大日经疏十二曰:尔时诸金刚菩萨,即能现菩提座也。此座但以世间意说但...(名数)前七种加不定般为八种不还。不定般者,虽于三界中任何一界,断余恶而般涅槃,然无决定之种性也。但此为台宗...为“减执”之对称。谓增益之执,如执着诸法实有的偏于“有”之执情。为二种妄执之一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(大四三·...(一)(1138~1212)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。婺州(浙江)义乌人,俗姓赵。号息庵。十二岁,从法慧寺之正觉出家。先后参...(界名)作口业之恶者,所堕之地狱也。法苑珠林曰:言无慈爱,谗谤毁辱,恶口离乱,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。往生...指凡夫或佛、菩萨所受之身体与国土。即正报与依报。(参阅“依正二报”3054) p3016...指饿鬼所居之处。据顺正理论卷三十一载,于赡部洲之西,有五百渚,于中有二渚为鬼所居,每一渚各有二百五十城,一渚...梵名 Rasa-vajra。又作金刚味菩萨。相当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之铃菩萨,居于外院之北门。据不空三藏之“十七尊...(一)即立下誓愿。灌顶经卷十二(大二一·五三六上):“若四辈弟子诵持此经,令所结愿,无求不得。” (二)为“开白...又作广惠声闻。指远离烦恼障与解脱障,获得定、慧自在之阿罗汉,如舍利弗、目犍连等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(大三○·...【疑】 p1287 瑜伽八卷三页云:疑者:谓由亲近不善丈夫,闻非正法,不如理作意故;卽于所知事,唯用分别异觉为体。...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,学无学皆阿罗汉,有为功德无为功德,无学十智...在家菩萨戒本(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) 香赞 炉香乍热。法界蒙薰。诸佛海会悉遥闻。随处结祥云。诚意方殷。诸佛现全...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,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...
有师兄问我: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,是不是与活在当下相违?是不是没有根据地自己吓唬自己?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,...问: 法师讲经当中,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,将要往生时,问其他比丘,他还可以带一个人往生,结果只有一个十...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,广施法雨,普度众生。 一天,有位年少僧人前来拜见。少年僧人问:什么心才算是佛心呢? 三...
归命,如波罗蜜例,倒语法也。归义有二:一者归投义,言世人至重者身命,举身命而归依,诚敬之至,无二心也。二者归...
不定四者:睡眠者,令身不自在,昧略为性。障观为业。谓睡眠位,身不自在,心极暗劣,一门转故,昧简在定,略别窹时...
【十恶】 由彼三业,能成十恶。恶者乖理之行,谓众生触境颠倒,纵此感情于身口意,动与理乖,成此十恶也。 由于身造...修净土法门的,在一心念佛的时候,急遽不得,疑畏不得,放松不得.矜喜不得。这四句包含着八种意义,应分四层来看,...
对于邪淫的意乐,有人会觉得: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!实际上邪念一动,就是罪业。下面看《感应篇例证》中的例子: 贵...
又六事成就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庄严论] 论云。菩萨为成就六度故。决定应行六事也。(菩萨。梵语具云菩提萨埵。华言觉有情。六度者。一布施。二持戒。三忍辱。四精进。五禅定。六智慧也。)一供养供养者。谓因成就檀度故。兴供养。若不长时供养三宝。则檀度不得圆满也。(梵语檀。华言施。三宝者。佛宝。法宝。僧宝也。)二学戒学戒者。谓因成就戒度故。学习持戒。若不长时学戒。则戒度不得圆满也。三修悲修悲者。谓因成就忍度故。修习大悲心饶益众生。若不长时忍受及不饶益众生。则忍度不得圆满也。四勤善勤
上篇:六成就 | 下篇:六度 |
梵语 ?akti,巴利语 satti。又作铄讫底、烁讫底、铄底。意译作槊。即指枪戟。密教以之安置于曼荼罗中,或作为不动明...
满荼
八种不还
增执
达观
拔舌地狱
身土
饿鬼城
味金刚
结愿
广慧声闻
疑
【大藏经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
【大藏经】在家菩萨戒本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
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
预知时至的人能带我一起往生吗
没人绑住你

莲池大师对「归命」的详明诠释

睡眠者,昧略为性,障观为业

佛教十恶与十善
净土法门四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