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“化仪”之对称。谓如来所说法门之教旨。天台宗称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为化法四教,譬如药味,而以化仪譬如药方。[天...【种子建立的渊源】 大乘唯识宗建立种子,是本宗的基本理论之一。所谓‘八识三能变’,即是以种子为能变之因。而种...【四颠倒】 p040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卷一页云:诸预流者于四颠倒几已断、几未断耶?答:一切已断。问:何故作此论?...(术语)于四法宝之外,别加所观之境者。法相宗称之为五种唯识,说境唯识、教唯识、理唯识、行唯识、果唯识之别。出...(术语)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,离实有之见,有粗细之执心也。...梵名 Vasistha。(一)又作婆死瑟搋、缚斯仙、婆斯仙、婆薮仙人。略作婆私、婆吒。系七大仙之一,十大仙之一,二十八...即舍离第三禅之妙乐,而得不苦不乐感受之禅定。即色界四禅中之第四禅。[解脱道论卷二](参阅“四禅”1843) p219...【等起善】 p1119 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:等起善者:谓身语业、不相应行。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。如良药汁所引...【无知】 p1043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:无知者:于不现见。...谓造恶众生,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,一切善根皆悉消灭,一切业障同时增长,所以一障则一切障。 p77...(杂语)行大小便也。以上厕者,抽脱袈裟也。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曰:应脱袈裟僧祇支大小便。...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...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...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,已受菩萨所受净戒,应自数数专谛思惟:此是菩萨正所应...
天津有个居士带来五、六个女孩子,那个天津女居士跟我说:老和尚,你老了,你想不想年轻?我说:我想年轻,下辈子吧...修行,一定要避免造口业。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,但是,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。例如:解决他人烦恼,彼此沟通了解...
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,这段经文非常重要。佛说: 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:一者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...
师父,请您慈悲开示什么是无我相吧 你跪着,我怎么讲 (弟子站起) 大胆,竟然站得比师长还高 师父,我我到底错在哪...问: 我从现实生活中、新闻中、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肉食巨大的危害,决心素食。但家人、孩子爱吃肉。请问,怎样才...
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,念佛,或你专持一行,或是诵经,诵《金刚经》,天天不断,永远如是,这叫功力。你乃至于诵...一次和朋友在哈尔滨车站等车,由于时间还早,我便买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。忽然我觉得身旁站着一个人,抬头一看,是个...
一、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,不生断灭之见,名不杀生。 二、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,不生可得之念,名不偷盗。 三、于自...
六忍法
【三藏法数】
[出菩萨璎珞本业经] 一信忍谓别教菩萨。于十住位中。修习空观信一切法。皆悉空寂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。故名信忍。(十住者。发心住。治地住。修行住。生贵住。方便具足住。正心住。不退住。童真住。法王子住。灌顶住也。空观者。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。)二法忍谓别教菩萨。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。虽知一切法空无所有。而能假立一切法。化诸众生。于假法中忍可忍证。故名法忍。(十行者。欢喜行。饶益行。无嗔恨行。无尽行。离痴乱行。善现行。无著行。尊重行。善法行。真实行也。
上篇:六坚法 | 下篇:六受法 |
【见】 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,谓之见。通于正邪。《俱舍论》卷二曰:‘审虑为先决择名见。’《大乘义章》卷五曰...
化法
种子建立的渊源
四颠倒
境教理行果
不请净施
婆私吒
共舍生定
等起善
无知
一障一切障
抽脱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
【大藏经】瑜伽菩萨戒本

千万莫上邪魔外道的当
慧律法师《不听是非,不传是非》

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

带着「我相」怎么去找「无我相」呢
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

数十年只念大悲咒,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
一份不用花钱的礼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