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】 p1166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:若诸菩萨、安住菩萨净戒律仪;怀爱染心,谈说世事,虚度时日...(术语)身之行与心之愿。此二相资而成大事。青龙疏下曰:由行与愿互相依持,此二俱修,不偏起故。菩提心论曰:凡人...(术语)僧道犯罪归家,谓之还俗。自愿止僧道,谓之归俗。居家必携吏学指南篇曰:还俗,谓道犯罪归家者。归俗,谓僧...(杂语)祗者只也,么者恁么之么,助辞也。临济录曰:大丈夫儿,莫祗么论主论贼。聊尔之意也。...【正等持迹】 p0503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:四、正等持迹。谓能持慧蕴解脱解脱智见蕴法义,故名迹。若未生未证者,令生...亦名:听门中事法 子题:可学事法听作、可学事法听止、不可学事法 戒本疏·持犯方轨:“明止持对听门中事法者,亦有...【四种内法种子】 p0452 瑜伽十四卷二页云:略有四种内法种子,遍摄一切诸法种子。一、世间种子。二、出世种子。三...(术语)从法华经见宝塔品末:尔时大众见二如来,在七宝塔中师子座,结跏趺坐。至嘱累品中:多宝佛塔还可如故。佛与...(1588~1646)明末清初临济宗僧。江苏昆山人,俗姓陈。又称本豫。字林皋,世称林皋通豫禅师。二十岁礼尧峰湛川出家...亦名:大众食法造受如非、常住食法造受如非、僧食造受如非 子题:平等与僧食无高下、一斛 行事钞·僧网大纲篇:“萨...(杂名)此河在拘耶尼洲。梵名娑婆耶。涅槃经十曰:于是三千大千世界,有洲名拘耶尼。其洲有河,端直不曲,名娑婆耶...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,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,弥勒菩萨摩诃...毗尼日用切要...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,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,皆得阿罗汉,具大神通。其名曰:尊者阿若憍陈如、尊者...
即常远离恶知识,永离一切诸恶道,速见如来无量光,具此普贤最胜愿。此人善得胜寿命,此人善来人中生,此人不久当成...1.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。 2.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,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。 3.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...
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宰场。他们将牛的脚用绳子套住,然后使劲一拉,扑通一声这头...
宗门下这一法,只要你确实真行,到熟练境界,受阴一破,我们人在这个色壳子里面,如鸟出笼,得意生身,随愿所往。 ...
在佛陀的教言里,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。通常,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,但实际上,真正的魔王,就是我们的无明迷...
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,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,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,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,就上前问为...清净心是智慧种,一般人误会,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,其实错误。佛说,多读诵是禅定障,有禅定障的人,不开智慧,所...
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,佛成道时,已当浊世,况今末法,正入斗争。转展陵夷,后之又后,皆赖此经神力,救拔余生...
出世五食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华严经疏] 谓世间之食。但能资益生死之身。修行之人。于世美味。心不贪嗜。常持正念。以禅悦法喜等为食。则能长养善根。出离生死。成就菩提。故有出世间五种食也。(梵语菩提。华言道。)一念食谓修圣道之人。常持正念。长养一切善根。如世之食。资益身根。是为念食。二法喜食谓修出世行人。爱乐大法。资长道种。心生欢喜。是为法喜食。三禅悦食谓修出世行人。由得定力自资。长养慧命。道品圆明。心常喜乐。是为禅悦食。四愿食谓修圣道之人。以愿持身。不舍万行。长养一切善
上篇:六种梦 | 下篇:五种净食 |
为江苏镇江之东,孤峙在长江中之小岛屿,与南岸象山对峙。又称谯山、樵山、浮玉山、银岛。传焦山之名始自后汉处士焦...
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
行愿
还俗
祗么
正等持迹
止持听门中事法
四种内法种子
虚空会
通豫
僧祇食法造受如非
金沙河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毗尼日用切要
【大藏经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

念诵《普贤行愿品》能得到五种果报
【推荐】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

倾听生命的呐喊

意生身来去自由的云居山博雅老和尚

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,是自己内在的魔王

波尔尼仙人的故事
智谕法师:开智慧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