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希求由三门转】 p0707 瑜伽二十七卷二十一页云:又卽彼爱、亦名希求,亦名欣欲,亦名喜乐。卽此希求,由三门...(术语)智能见事物,故名眼,智即眼也。又智之眼也。谓非肉眼也。唐华严经六十一曰:善知识者,则是趣向一切智眼。...以禅那为宗的宗派。因此宗偏重于修心,以心传心,直传佛祖的心印,故又名佛心宗。...大日经宗,于地前建三劫,地上立十地,以示阶级。金刚顶宗,直修直证,不立位次,但于地上立十六大菩萨,以为行位。...即画九曜及其所属神像之曼荼罗。唐代一行所著梵天火罗九曜一书图九曜之形像,卷尾载有梵天火罗图一帖,一般以之为九...【除遣掉举恶作盖方便】 p0911 瑜伽二十四卷四页云:于掉举恶作盖法有差别者,谓如是宴坐,令心内住,成办一趣...(神名)禅林佛殿,挂南方火德星君之牌。每月四日十八日讽经。火德星君为炎帝神农氏之灵,祀之为火神。以禳火灾也。...亦名:诸分衣法篇、分衣法篇 羯磨疏·诸分衣法篇:“诸分衣法篇第八。夏末受利,将有济缘;受纳乖仪,福流非地。故...(术语)有情之身心,见为限一期而断绝,谓之断见,反之而见身心皆常住不灭,谓之常见。此二者名边见,为五恶见之第...据大智度论卷十载,好坚树生长于地中百年,枝叶具足,一日出土,达百丈之高,此树出土之后,欲求大树以庇荫其身,是...指阿弥陀佛所立之誓愿。阿弥陀佛在往昔为法藏比丘时,立下誓愿救度一切众生,待成就是愿,方得成佛;此誓愿计有四十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大菩萨众,及大诸天、帝释天王、大梵...(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)...礼佛大忏悔文...
一定要从现在开始,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,把我们对这个世间所有执着的东西学会放下。你要知道,你执着于一个人,这...
问: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,经常听您讲经开示,早课念佛背诵《阿弥陀经》,晚课也是一样,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...
提起学佛我真是好惭愧,皈依很多年了,但是从来没有真正信过,更没有真正学过,为了养家糊口想尽各种办法赚钱,不断...我认识一个人,在二十多岁的时候,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,可是他的眼睛长在头顶上,他说:我要的老婆,绝对不是普通人...
一个修行人要修福,但是怎么去修?从哪里下手?这不得不加以讨论。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。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人天...
维则禅师(约1280-1350年),字天如,俗姓谭,永新人(江西吉安人)。元代高僧、园艺家,倡导禅净双修,为开宗立派...
人者,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,心字上面一把刀啊!心是很敏感、很柔弱、很柔软的,结果在上面有把刀,这说明这样的心是...世间大事糊涂而小事聪明的人很多,就是说:只顾小小的利益而忘了大事。譬如说:做生意的人,只顾小小的数目计较,而...
五利使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天台四教仪集注] 利即快利之义。谓此五种妄惑。动念即生。造次恒有也。使即驱役之义。谓诸众生。为此五种妄惑。驱役心神。流转三界。无有出期。故名使也。(三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也。)一身见使身见者。谓诸众生。于名色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中妄计为身也。由此身见。驱役心神。流转不息故。故名为使。(名色者。名即心也。色即色身也。五阴者。色阴。受阴。想阴。行阴识阴也。十二入者。眼入。耳入。鼻入。舌入。身入。意入。色入。声入。香入。味入。触入。法入也。十八
上篇:五住地惑 | 下篇:五钝使 |
【止相】 p0389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:云何止相?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。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:云何止相?...
希求由三门转
智眼
禅宗
十六菩萨
九曜曼荼罗
除遣掉举恶作盖方便
火德星君
羯磨疏诸分衣法篇第八
断见
好坚树
弥陀本愿
【大藏经】佛说百佛名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品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礼佛大忏悔文

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

突发疾病去世,如何判断是否往生

病苦后重生的感悟
圣严法师《找不到太太》

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,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

【推荐】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