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希天施】 p0707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:云何希天施?答:如有一类,希求生天胜异熟果而行惠施。谓我命终,当...(印相)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,独一法界之相也。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。一字顶轮王经曰: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。是九...禅定微妙的滋味,如入于禅定时,就有一种轻安寂静的滋味是。...十地者,欢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、有本有无垢之十地、修...梵语 navagraha。指九种照耀之天体。又称九执。乃随逐日时而不相离,具有执持之义,故称九执。系立于梵历之一种历象...【除遣疑盖方便】 p0911 瑜伽二十四卷四页云:于疑盖法有差别者,谓如是宴坐、于过去世、非不如理作意思惟:于...(人名)印度法相宗十大论师之一。为在家之菩萨,造世亲之唯识颂释,世亲同时人。唯识述记一本曰:梵云质咀罗婆拿C...亦名:衣药受净篇 子题:衣中受通制听净局听教、药中受该四药净唯七日 济缘记释云:“释衣药受净篇篇目。衣,总二衣...梵名 Holi。又称洒红节。为印度教纪念黑天(梵 Krsna)之节日。最早源于古印度庆丰收之祭祀仪式。于每年印度历第十...(一)梵名 Vairocana。为佛之报身或法身。又作毗卢遮那、卢舍那、流舍那、净满。各宗说法不一。如华严宗以卢舍那乃毗...【多世界中同时有多佛出世】 p0624 瑜伽三十八卷四页云:彼彼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,应知同时有无量佛出现于世...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...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,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,一切大圣,神通已达。其名曰:尊者了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,忘言得旨端可悟明。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,拈华于灵山会上,...
若不观心内证,法师略有十种过: 一、但外求文解。而不内观修心。释论云。有论而无慧。所说不应受。 二、不融经息诤...
往昔无数劫时,有一人行大布施,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。梵志常法,通晓经文多者得为上座。其中有一位梵志(提婆达多...
2012年6月17日下午4点多,在河南信阳读书的小儿子的同学突然给家中打来电话,惊慌、颤抖着说:白雪萍游泳出事了,上...通常,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,每个人各领其职,以分工的方式运作。分工并不等于互不往来,而是...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,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,容人之短,体现出一种人格魅力。 宽容是理解、沟通的桥粱。不懂...
因智慧能断疑故。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分数,记忆力很强,这个反应很快等等,这都是世智辩聪,只是...
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,忆念佛的慈悲,忆念佛的光明,忆念佛的神通,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。你去忆这个...
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,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,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、哲学的重要理论。不过,作为一种学说体...
五住地惑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] 五住者。谓三界见惑为一住。三界思惑分为三住。根本无明为一住。共成五住也。由此五惑。能令众生住着生死。故名住地也。(三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也。根本无明者。能生见思二。故名根本也。)一一切见住地惑一切见者。即三界分别见惑也。谓诸众生。由意根对法尘分别。起诸邪见。住着三界。故名一切见住地惑。二欲爱住地惑欲爱者。即欲界思惑也。谓诸众生。由五根对五尘境起贪爱心。而于欲界住着生死。故名欲爱住地惑。(五根者。眼根。耳根。鼻根。舌
上篇:五下分结 | 下篇:五利使 |
【止时】 p0389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:云何止时?谓心掉举时,或恐掉举时,是修止时。又依毗钵舍那所熏习心,为诸寻...
希天施
智拳印
禅味
十地
九曜
除遣疑盖方便
火辨
羯磨疏衣药受净篇第四
好利节
卢遮那
多世界中同时有多佛出世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慈悲道场忏法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经
【大藏经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
《宗镜录》之法师十过

贪著名闻利养,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

中年失子之痛--感爱别离之苦
圣严法师《办公室哲学》
宽容是做人的美德

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

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