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譬喻)智慧广大,譬如海也。无量寿经下曰:如来智慧海,深广无涯底。地藏十轮经八曰:渐次趣入深广智海。...登入初地(即欢喜地)之位的菩萨。...【增上慢与邪慢差别】 p1317 大毗婆沙论四十三卷十八页云:问:增上慢、邪慢、俱依未得处起;云何差别?答:增上慢...息灾、增益、降伏、敬爱,云四种法,加钩召,云五种法。 一、息灾 梵云扇底迦,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...【修道依三界身】 p0903 大毗婆沙论二十五卷十七页云:如是修道、依三界身;说一道者,言三界身、修道是一。说...(术语)灭烦恼之种子,谓之断。制烦恼之现行,谓之伏。初伏之,后断之也。...(一)(1086~1153)南宋僧。温州乐清人,俗姓彭。字元常。赐号“圆辩”。十八岁,受具足戒。初学律仪,不久入法明寺...【住观于坐】 p0661 瑜伽二十八卷十五页云:谓若说言住观于坐;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,观察未来所知诸行。所以者...据往生要集卷上本载,阿鼻地狱之十八狱卒各具有六十四只眼。 p1251...迦摩浪迦,梵名 Kāmalavka。又作郎迦国、郎迦戍国。印度东境之古国。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,此国位于三摩呾吒国东南...【自业】 p059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四卷十二页云:如契经说:佛告摩纳婆!世间有情、皆由自业,皆是业分,皆从...为佛弟子,常于昼夜,至心诵念,八大人觉: 第一觉悟: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;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...维摩诘所说经(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)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,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,菩萨三万...晚课蒙山施食仪...
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,第一个,攀缘外境。第二个,向内攀缘内心的自我。我们看看这个攀缘内心的自我是怎么回事?...
古人讲: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,快不快呢?这个就是无常嘛。一天就过去了,那你生死了了没有呢?...
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?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,每一天都要开好几刀,每一次的手术,总是会切掉病人身体里面一些组织...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,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。以下这几种健康食物,你肯定见过,也肯定吃得不多至少不会像吃...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,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,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、孩子不听话,有的则是抱怨老...
无戒不能修佛,修佛不能不持戒;世俗万事皆然,无戒无律,则无纪无纲,万事不偿;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,或认为...美貌也是一种福报。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,就象财富来自施舍,尊贵来自谦恭一样,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的性情。人...
缘见因明,暗成无见;不明自发,则诸暗相永不能昏。根尘既销,云何觉明不成圆妙? 缘见因明,一般人眼根的见都必须...
五上分结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天台四教仪集注] 上分结者。即色界无色界之结惑也。一色爱结色爱者。即色界思惑也。谓色界众生。虽无欲界粗染贪爱。而于上妙五欲。取着无压。由此爱惑系缚。不能出离。故名结也。(五欲者。色欲。声欲。香欲。味欲。触欲也。)二无色爱结无色爱者。即无色界思惑也。谓无色界众生。虽无色质。而于受想等法。未能舍离。取着四空禅定欲乐境界。由此爱惑系缚。不能出离。故名结也。(四空者。即无色界天中。空处。识处。无所有处。非想非非想处也。)三掉结掉者。动也。谓上二界众
上篇:五结 | 下篇:五下分结 |
何等法尔相?谓当来无常由因随逐定当受故...
智海
登地菩萨
增上慢与邪慢差别
四种檀法五种檀法
修道依三界身
断伏
道琛
住观于坐
六十四眼
迦摩浪迦国
自业
【大藏经】佛说八大人觉经
【大藏经】维摩诘所说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晚课蒙山施食仪

三法印之诸法无我

用功没巧,只要一门深入

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?
很少吃的几种好食物
圣严法师《感谢抱怨的人》

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
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