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何相施】 p0706 瑜伽二十五卷十六页云:何相施者:谓无贪俱行思、造作心意业,及此所起身业语业舍所施物;或...(术语)称 字。大教王经上曰:金刚三摩地, 字发智火,烧除虚妄因。【又】(譬喻)以智烧烦恼之薪,故譬以火。涅槃...在八热地狱之中,每一根本地狱各有四门,每一门出去,都各有塘煨、尸粪、锋刃、烈河等四类地狱,所以每一根本地狱,...三种菩提心者,胜义菩提心,行愿菩提心,三摩地菩提心也。 一、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者,真言行人经三劫十地...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所载九种能障碍善道之法。即:(一)已恼害我(二)现恼害我,(三)当恼害我,(四)过去憎我善友,...【善心死及恶心死差别】 p1149 瑜伽一卷十四页云:又善心死时,安乐而死。将欲终时,无极苦受逼迫于身。恶心死时,...(术语)猛火之聚积。依罪业而在地狱所感者。正法念经十一曰:彼不善业,作而复集,势力坚,所得果报,有大火聚。(...子题:外凡僧、内凡僧、圣僧、第一义僧、见谛白衣同入僧海 羯磨疏·立章悬判:“所谓羯磨,略为四门:一、教兴本意...(书名)梁宝唱撰。其书逸而不传。才见残编。又义净三藏有翻梵语一卷。...指凡夫之虚妄情识。亦即脱离真实之认识与见解。成唯识论卷一(大三一·二上):“随自妄情,种种计度。”[顺正理论...又作缘觉菩提。乃三菩提之一。谓独觉之人自发菩提心,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,亦不习学大乘经义,以此因缘,独得解脱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,与大苾刍众,而为说法。时舍利弗、大目乾连,前诣佛所,五体投地,礼佛足已,...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五百大德声闻:舍利弗、大目揵...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...
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、绝望了、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,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...
下品三生,是遇到恶法、恶缘的凡夫。他为什么会造恶?首先他的知见就有问题,造恶的人一般都不信因果,不信轮回,人...人非完人,孰能无过?那个人前不说人?哪个背后无人说?就是完人如佛祖,也还有多少外道来毁谤呢,何况他人呢?所以...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:因为我们有缘,所以在一起工作;因为我们有缘,所以能够见面。如果一见面就吵架,算不算有缘?...
姚庭若说: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,不造淫业,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格和事业,哪里比得上一劝十,十...人的身有杀生、偷盗、邪淫三种;口有妄语、恶口、离间语、绮语四种;意有贪、嗔、痴三种,共计十种缺陷。 身: 杀生...
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,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,他就召集门人弟子来唱两部经,一部是《法华经》、一部是《无...
人天福有四句: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这是得人身、感天福的一些行为规范。 首先从孝养父母来看...
五无间狱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地藏经] 五无间狱者。谓法界有情众生。随所造业。受此苦报。无间断也。一趣果无间趣即向也。谓诸有情。不问男子女人。老幻贵贱。及天龙神鬼。罪业所感。悉同受之。故名趣果无间。二受苦无间谓诸有情。于剑树刀山。镬汤罏炭。洋铜铁汁。备受诸苦。无有体歇。故名受苦无间。三时无间谓诸有情。堕此地狱。历劫受罪。无时间歇。故名时无间。四命无间谓诸有情。堕此地狱。从初入时。至百千万劫。一日一夜。万死万生。受苦无间。故名命无间。五形无间谓此地狱。纵广八万由旬。一
上篇:方色喻五道 | 下篇:龙五不能隐形 |
【太极沉下】 p0388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:云何名为太极沉下?谓如有一,性无羞耻;恶作羸劣;为性慢缓;于诸学处,...
何相施
智火
游增地狱
三种菩提心
九障碍法
善心死及恶心死差别
火聚
羯磨教兴本意
翻梵语
妄情
独觉菩提
【大藏经】佛说月光菩萨经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

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「空」的陷阱

临命终时剧烈的痛苦,把净业种子激活了
真修行人要过的名辱关
圣严法师《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》

劝君莫借风流债,借得快来还得快
身口意的十种缺陷

恶人尚且能往生,何况善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