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利他中不欲行障】 p0704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二页云:九、利他中不欲行障。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,令于利乐有情事...(名数)一知贪欲行者,二知瞋恚行者,三知愚痴行者,四知等分行者,五知修学地行者,六于一念中知无边众生之行,七...密教之十法界,与显教相异,以五凡五圣为十法界。 一、五凡 五凡者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人、阿修天也。 二...即断除三界见、修二惑之九种智,或指以此九智对此等诸惑所作之断除。又作九知。即于见、修、无学等三道中,特将见...【菩萨云何能求奢摩他】 p1132 瑜伽七十七卷一页云:善男子!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,所谓契—经应—颂记—别讽...(物名)饭头计人口记日日炊饭米之帐也。见象器笺十九。...子题:众多受戒虽通朝夕须约一坐不起 羯磨疏·集法缘成篇:“(一,明受忏)(一、正释)云法缘通别者,有多种也。...(术语)舍邪友而伴正友也。大乘义章十曰:依僧为友,故称归僧。...凡三卷。日本真言宗心觉撰。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。又作多罗叶钞。本书将各种梵语字典,如唐代义净之梵语千字文、礼...又作一空。语出大品般若经。谓诸法随缘而皆无自性,如色、心、依、正,乃至圣、凡、因、果等法,虽千差万别,然其体...【多名身】 p0622 大毗婆沙论十四卷十五页云:云何多名身?答:谓多名--号异--语增--语想等--想假--...(印光大师校印版本)...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(此有一十章) 闻如是: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。时,与五百应仪、菩萨千人共坐。中有...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,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诸天龙鬼神无央数,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,...
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、那个是垃圾人时,我们应该努力地反省:不是别人垃圾,而是我们的心充满了种种烦恼的垃...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,我认为,吃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益处,但是它的益处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对肠胃、营养有...
问: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,世尊的头痛了三天。这是什么因缘呢?是不是人多,业就会被分担或减免掉了? 答:佛陀...
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,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,也是一种布施。比如从事慈善事业,担任社会义工,利用一点...感情问题,从佛法立场来看,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;因为感情,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譬如中国人讲的五伦,就是...
1、自作自受, 佛在《百业经》中开示我们: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之上,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、...
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,佛陀告诉诸位比丘: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,便能尽除有漏烦恼,获神通、证道果,进而渐...这些天,我将自己十年来所经办案例中小三做了一个系统的归类与总结, 发现在近千个小三中都有着各自的下场,而最为...
治五种染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华严经疏] 一持戒治破戒染谓修菩萨行者。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。制伏过非。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。二入禅治贪欲染谓修菩萨行者。修习禅定。安心理境。寂静无为。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。三神通治邪归依染妙用不测谓之神。自在无碍谓之通。若诸众生。归依师邪行者。菩萨能以神通摄化。令其舍邪归正。则无邪妄归依染也。四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。妄行谓所行非正也。功德谓所求邪福也。若诸众生淫祀求福。妄修功德者。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。令其依于正法。修
上篇:五心 | 下篇:修净土五念门 |
【化法调伏与法随法行差别】 p0387 大毗婆沙论四十一卷十三页云:云何彼名化法调伏?云何彼名法随法行?答:若在天...
利他中不欲行障
智波罗蜜十德
十法界
九遍知
菩萨云何能求奢摩他
火帐
羯磨十缘第十答所成法法缘通别
归依僧
多罗叶记
独空
多名身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阿弥陀经
【大藏经】六度集经
【大藏经】菩萨行五十缘身经

没有垃圾的人,只有垃圾的心
素食能帮人「清心」

受果报的时候,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

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
惠空法师《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》

如是因如是果,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