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【利益意乐】 p0703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:利益意乐者:谓欲从彼诸不善处,拔济众生,安置善处。 二解 如...(术语)如人有印则得入国,以般若之智为印,则得入实相之理,故曰智印。又如印契判物之真伪,以智为印,刊定是非真...六大又曰六界,即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也。此六法体性广大,周遍一切法界,而造作有情非情,故名为大。盖非情为五...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,占地一百余平方公里,原名九子山,与山西五台、四川峨嵋、浙江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。山有...【等解了】 p1119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:等解了者:既发悟已;方便寻求。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:等解了者;谓...亦名:集僧方法 子题:净人打犍槌、沙弥打犍槌、犍槌不得过三通、犍槌、犍地、磬、钟、打犍槌人、打犍槌法、三通、...(术语)三归戒也。归依佛法僧三宝之戒法。...梵名 Bāhu?rutīya 或 Bāhulika,巴利名 Bahussutaka 或 Bāhulika。音译作波收娄多柯、婆吼输底柯。又作得多闻部...梵语 pratisajlayana,巴利语 patisallāna。又作宴坐。乃安禅、坐禅之异名。谓寂然安息,即于身心寂静中安住坐禅。...【老麤重】 p0621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:老麤重者:谓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。...(菩萨)观自在菩萨之梵名。...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(亦名遗教经)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,度阿若憍陈如,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,所应度者皆已度讫,于娑...
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,有大师曰凝公,迁化于东部圣善寺钵塔院。越明年春二月,有东来客白居易作八渐偈,偈六句,句四...问: 什么是自性?自性众生誓愿度,自性烦恼誓愿断,自性法门誓愿学,自性佛道誓愿成,该怎么理解?既然说自性本来...
【我闻遍知海。真实德无边。度脱诸有情。心欢喜敬礼。曾修无量福。今得礼尊足。愿无量劫中。常修多供养。】 拜忏的...
佛陀在世的时代,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,为数不少。 像摩诃波阇波提、莲花色尼、耶输陀罗、末利夫人、妙龄童女...很久以前,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,狐狸经常群聚一起,偷偷地跟在狮王后面,伺狮王猎杀牛、马、鹿等鸟兽...
他是善心,修的善业,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。如果生到非洲,难民,吃饭都没得吃,饥寒交迫,很苦啊。所以同样在人道,...
在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,网络是宣传佛法的一个特殊途径。诚然,这个特殊的途径自有它的优点,但确实也存在着很多...
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,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,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、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。...
五戒配五常五行
【三藏法数】
[出仁王经疏]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。五行之木。亦主于仁仁则不杀。故以不杀配仁也。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。五行之水。亦主于智。智则不盗。故以不盗配智也。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。五行之金。亦主于义。义则不邪淫。故以不邪淫配义也。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。五行之土。亦王于信。信则不妄语。帮以不妄语配信也。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。五行之火。亦主于礼。礼则防于过失。故以不饮酒配礼也。
上篇:五戒 | 下篇:忍辱五种功德力 |
【化为境】 p0386 瑜伽三十七卷八页云:化为境者:又佛菩萨、或作化事,唯令众生睹见而已;如幻所作,不堪受用。或...
利益意乐
智印
六大
九华山
等解了
羯磨十缘第三集僧方法
归戒
多闻部
燕坐
老麤重
阿缚卢枳帝伊湿伐罗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【大藏经】佛遗教经

白居易《八渐偈》
四弘誓愿该如何理解

曾修无量福,今得礼尊足

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
狐狸报恩

改命不是靠捷径,而是修善因

网络学佛必须痛戒的弊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