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譬喻)婆沙论。三兽渡河。兔浮水上。马及一半。象穷底。喻菩萨缘觉声闻。所得有浅深也。...【利他中不欲行障】 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九种。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,在做利乐有情的事业中,不欲勤奋行动...(人名)Dharmarakṣa,又作昙摩罗刹,比丘名。...云何瞋恚盖?谓于有情。欲为损害内怀栽杌。欲为扰恼。已瞋恚。当瞋恚。现瞋恚。乐为过患。极为过患。意极愤恚。于诸...(术语)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,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,故就智体而云知。又为五眼中佛眼之用,故就眼而云...(1614~1685)明末临济宗僧。四川垫江人,俗姓曾。字苇渡,号三山。十七岁,科举不第,乃耽味禅学,读聚云吹万广真...指同事一师而共同参禅者。后成为僧侣间一般之称呼。与“同学”同义。此外,同参亦有互相研究之义。[碧岩录第二则]...禅林用语。原指无弦无音之琴;禅门中,转指无声之灵响,或言外之妙旨。又常用以表示不立文字、教外别传之禅家所特有...(一)印度:初期佛教教团之行事,如布萨、安居、自恣,及出家、授戒等作法,此仪礼依然行于今日之南传佛教界。昔时阿...(名数)法相宗所传之六离合释也。...印度人。事迹不详。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载,此人尝注释世亲所著之十地经论,凡一万二千颂。该书后翻译成三十余卷。是知...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、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,五百比丘...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,穷理尽性之格言,菩萨成佛之弘轨也。轨不弘,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;性不尽,则物...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是时世尊思惟观察。愍未来诸众生故。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。即说咒曰。 南谟飒...
魔障与业障,如何分辨呢? 第一、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,又忽然而去;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,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...记者: 印顺大和尚,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趣。 印顺: 不管是曲折还是平淡,它都已经过去,并不重要,重...
有人问:怎样面对生病?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,给大家作个参考。 我们知道,无论贫富贵贱,人生必须面对...一天,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,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:贤者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,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,...一天,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,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,似欲跳崖状。 幽谷老人忽然拍掌大笑。 少年莫名其妙回头问道: ...问: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,亲人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,我应该如何帮助他? 大安法师答: 这时候你要善...
星云大师说:我向来不喜欢讲神通,但我相信神迹是有的。佛光山在海外的道场都有感人的故事,我来讲荷兰佛光山的故事...
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舍卫城中,有一个强盗叫楼陀,腰里佩戴着利剑,手持弓箭,在路上抢劫过往行人财物,...
布施离五种法
【三藏法数】
[出优波塞戒经]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。平等普济。不择冤亲。于有德人。生爱敬心。于无德人。起怜愍心。是名不选有德无德。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。以平等慈。于善不善。各随所愿。普皆饶益。是名不说善恶。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。无分种姓贵贱。凡有所需。普皆施与。是名不择种姓。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。见来乞者。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。是名不轻求。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。凡有求索者。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。是名不恶口骂。
上篇:修行五门 | 下篇:施食获五福报 |
【施性业】 p0859 瑜伽九卷七页云:施性业者:谓若因缘,若等起,若依处,若自性。彼因缘者:谓以无贪无瞋无痴...
三兽渡河
利他中不欲行障
昙摩罗察
瞋恚盖
佛知见
灯来
同参
没弦琴
佛教仪礼
六种释
金刚军
【大藏经】优婆塞戒经
【大藏经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

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
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

怎样面对生病
阿难的总持因缘
还是做胆小鬼最易
亲人临终不愿往生,该如何劝导

星云大师亲述韦陀菩萨显灵救人的奇迹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