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术语)梵语室罗摩拏洛迦三跋罗Śramaneraka-samvara,正翻勤策拥护。室罗摩拏洛迦(旧曰沙弥)者勤策。三跋罗者拥...谓于我及世间。起非常非恒想。由此生忍乐慧观见。名无有见。...【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】 p0652 瑜伽六十五卷四页云:复次若计有我,一切蕴法不相应故,无有蕴者;此所...【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】 p1122 瑜伽十三卷二页云:复次如世尊言:修静虑者、或有等持善巧,非等至善巧。广...(杂语)羯磨之略字。...(一)悟解诸法之空相。佛弟子中,以须菩提为解空第一。阿罗汉具德经(大二·八三一下):“复有声闻常行布施而能不灭...(术语)信心之功德广大,故譬之于海,教行信证六本曰:大信心海甚以叵入,从佛力发起故。真实乐邦甚以易往,藉愿力...二乘或三乘之一,凡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,总称为缘觉乘。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,自凡夫至辟支佛,论时间,速...(术语)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二禅天,新译名第二静虑。劫末之大水灾,限于此天。...【分别智】 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。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;在佛为后得之权智。...(杂语)无交涉,如问越言楚,两事相背而不相应也。禅录多言:但喜没交涉。...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(龙藏本)...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,与大苾刍众,而为说法。时舍利弗、大目乾连,前诣佛所,五体投地,礼佛足已,...
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,道业很难进步;往生极乐世界,便容易成就佛果。极乐净土修行容...
(上) 《莫到老来方修道》,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,净戒门。 一切修行法,清净法,都是以戒律为基础。像我们要...
《大乘起信论》说:修习正念真如的人,第一件事情--先破和合识,断相续心。 经典上讲到一个公案说:佛在世的时候,...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,有一种因缘观,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、破除执着,做出正确的决定,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。 当我们...现在很多人学佛,往往流于形式,喜欢聚会、赶法会,自己真修的少,有些同修,也不知道如何实修。或者,有些人知道一...过去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,告诉诸比丘们:你们可曾见过以屠牛为业的人,因此发财而大富大贵,得以骑乘...
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,叫久住有缘,久坐有禅,说一个人在一个寺院住久了,自然就跟这个寺院有了缘;打坐久了,都有禅...和尚慈悲,诸位执事慈悲,大众师父慈悲,请坐下。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,我是来学习的;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...
五种果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显扬圣教论] 一异熟果谓诸众生。现世作不善业。则招来世恶趣之果。若作有漏善业。则招来世善趣之蛤。以其异世成熟。是名异熟果。(不善业者。杀盗淫妄也。恶趣者。修罗。饿鬼。畜生。地狱也。有漏善业者。漏即三界之惑。虽修人天之善。未能断惑故也。善趣者。人天二道也。)二等流果等即同等。流即流类。谓诸众生由修不善故。乐住不善。则不善之业转多。若修善法。故。乐住善法。则善法增长。果随业转。业与果同。业果相似。是名等流果。三离系果离系果离系者。远离系缚也。
上篇:五因 | 下篇:现在五果 |
称呼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比丘。...
勤策律仪
无有见
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
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
羊石
解空
大信心海
缘觉乘
第二禅
分别智
没交涉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无量寿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四十二章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月光菩萨经

暂念弥陀圣号,便胜百年布施功德

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

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
圣严法师《`因缘`就是自然现象》
闭住你的嘴,看住你的心,修好你的法
杀生可以致富,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