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术语)在中有者次求可生之处,故名。对于已生而言。...【欲证解脱应观八事】 p0988 瑜伽八十五卷六页云:复次为欲证得所未得解脱故;应观察八事。谓于诸行中爱味过患出离...为远离颠倒之智慧;指佛智。俱舍论卷二十九(大二九·一五五上):“于所欲知境,无倒智起,故名一切智。” p5105...【见我慢爱随眠杂染】 p0644 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:于相续中,见我慢爱三品粗重,常所随逐。是名彼随眠杂染。...梵语 ksetra。即指土地、领域或众生之住所。音译为刹多罗,简称为刹。意译为土,复又加一“刹”字,故称刹土。国土...禅林用语。巡人,即夜巡。原意谓夜巡者本应警戒火灾盗难,然自己却成为盗贼;后引申为接引学人时,丝丝紧扣,咄咄逼...(界名)六欲天之第二须夜摩天,秦译妙善天,唐译善时分天。见可洪音义一。...【金毗罗】 翻威如王。...含注戒本·九十单提法:“佛在舍卫,多比丘集论法毗尼。六群相谓,看诸比丘,似为我等作羯磨。从座起去,比丘唤住而...密教修法时,加持香水用以灌洒之作法。又称洒净、洒水。香,有遍至之德,乃表示“理”;水,有洗涤之用,乃表示“智...【意识助伴】 p1208 瑜伽一卷十页云:彼助伴者:谓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、欲、胜解、念、三摩地、慧、信、惭、愧、...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,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。 时,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,形体羸瘦、痛苦萦缠,于...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,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。与大苾刍众俱,谓过数量...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,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,开示如理缘起之义。其旨渊弘寂而无相,其用广大宽廓...
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帖疏》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,比喻我们阎浮提众生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的一个心路历程,他的比喻有...
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。这问题是:只要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,能得诸佛护念,前面讲闻这个经能得护念,第二层次是...
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,无所作意,无所分别,断分别故。 「断分别」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,就是修无分别智。这...
佛在世的时候,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,名叫作须曼。有一回佛剃了头发,就叫须曼将剃下来的发拿到印度西北部的罽宾国去...江西德兴人夏原吉初入仕途,便因为一个很偶然的细节,被皇帝纳入法眼,由此开启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。 原来在明朝初...
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,对不对?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,他一提佛号就昏沉,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,你真的要...
在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,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,她在当地有栋豪华别墅。 一次,有个同学打电话给她,说要去...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,形似百合,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,姿态非常优美,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。 这是...
五根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法界次第] 谓修行之人。修四念处观。虽善萌微发。根犹未生。根未生故。善萌易坏。今修五法。使善根生。故以根为名也。(四念处者。一观身不净。二观受是苦。三观心无常。四观法无我也。)一信根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。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。是名信根。(正道者。即四念处观也。助道者。即五停心之观也。无漏者。因修禅定。不落生死也。)二精进根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。倍策精进。勤求不息。是名精进根。三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。一心观想。不令邪妄得入。是史念
上篇:五受 | 下篇:五力 |
【聪明】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:言聪明者:谓与引发慧相应故。...
求生
欲证解脱应观八事
无倒智
见我慢爱随眠杂染
国土
巡人犯夜
善时分天
金毗罗
不与欲戒缘起
加持香水
意识助伴
【大藏经】佛说疗痔病经
【大藏经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
【大藏经】大乘起信论

水火二河白道喻

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,在于有没有信心

于一切相中,无所作意,无所分别,断分别故

造塔礼拜脱猴身
决定命运的态度

念佛就打瞌睡,一定要先修忏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