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(界名)无所有处为三界九地之一、故名地。...谓佛以随乐、随宜、随治、随义等四随说法。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为四个范畴(四悉檀):世界悉檀、各各为人悉檀、对...(传说)止观私记十曰:真谛云:休留仙人,成劫末出。服长生药,变为石,形如牛卧。在佛前八百年中,石消融如灰,门...亦名:提舍尼悔法 戒本疏·四提舍尼法:“僧祇悔法,乃至问言:‘汝见罪不?’答言:‘见。’‘慎莫更作。’答云:...(杂语)顶上结一髻也。古梵志中有此风。...更互摄者,色蕴摄几界几处,十全一少分,受蕴摄几界几处,一少分,如受蕴想行蕴亦尔。识蕴摄几界几处,七界一处,眼...(名数)金刚界羯磨会三十七尊中,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萨。金刚萨埵,金刚爱,金刚善哉,金刚宝,金刚光,金刚幢,...(术语)决定之信心。不杂疑念之信心。金刚经曰:生决定信。往生论注下曰:念不相续故,不得决定信。...子题:戒肥 戒本疏·四波罗夷法:“戒羸者,对前强不舍,此明羸不舍也。谓乐俗缘园田家业,便于佛道生毁生恼,持戒...为地狱中令罪人受苦之鸟。又作阎婆鸟。居于十六眷属地狱中之阎婆度地狱(又作阎婆叵度地狱)。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载...优钵罗,梵名 Utpalaka。八大龙王之一。又作沤钵罗龙王、优波陀龙王。意译作青莲花龙王、黛色莲花龙王。以其居于青...金光明最胜王经...大悲咒修持仪轨...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:「造化权舆之首,天道未分;龟龙系象之初,人文始着。虽万八千...
修行要在实行,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。此事无形无相,佛在《楞严经》上说的见、得、了、证, 指亲见、亲得、亲了、...问: 请问师父,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,但是否是一体的两面呢? 大安法师答: 二力就是谈自力和佛力,称为...
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,也是修行的仪式。以修行的阶次来讲,它是最前面的忏悔业障;以修行的戒、定、慧来讲,它...
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,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,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: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。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...
有一次,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,医院发现他需要做骨髓移植。尽管他是罪犯,但基于人道主义,仍然必须让他...
各位吉祥,阿弥陀佛。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,一开始有点尴尬,就是佛教讲的空,中国人找不着适合的词汇、语感、语境...
我曾把在香港办理的缴费11年的保险退了,为的是得到四万块钱的补偿和不再继续缴款,因为做一件要紧的佛事需要钱。我...佛教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法会,包括祈福平安法会、消灾祈福法会等,可是有人会疑惑为何还是发生了这样的大灾难,那么,...
五蕴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大乘广五蕴论] 蕴者积聚之义。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。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。能受无量生死也。亦名五阴者。阴即盖覆之义。谓能盖覆真性也。翻译名义云。积集有为。盖覆真性。是也。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。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。故名色蕴。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。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。和合积聚。故名受蕴。(六识六尘六受者。眼识受色尘。耳识受声尘。鼻识受香尘。舌识受味尘。身识受触尘。意识受法尘也。)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。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。和合
上篇:观身五种净 | 下篇:五种僧 |
(名数)一行,二住,三坐,四卧。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,谓之四威仪。菩萨善戒经五曰: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:一者...
无所有处地
四随
鸺鹠仙化石
波罗提提舍尼悔法
一髻
更互摄
慧门十六尊
决定信
戒羸
阎婆度鸟
优钵罗龙王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光明最胜王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大悲咒修持仪轨
【大藏经】大方广佛华严经(80卷)

以三见阐明破三关
大安法师: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

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

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

善心不仅能救命 还能救心

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