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即于生前预先焚纸钱、作佛事,寄托冥官,以冀死后取用。此时所焚之纸钱,即称为寄库钱。佛祖统纪卷三十三(大四九·...(经名)一卷,四晋竺法护译。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,佛因说四不可得。...【身念住】 p0676 法蕴足论四卷八页云:谓有苾刍、于此内身,住循身观;若具正勤正知正念,除世贪忧。于彼外身...【不相应行非等无间缘】 p0343 大毗婆沙论十一卷五页云:问:何故不相应行,非等无间缘?答:若法、相应,有所依,...凡三卷。又作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。清代三山灯来撰,性统编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刊行。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。...亦名:邪淫开遮 子题:三境 羯磨疏·诸戒受法篇:“问:‘先受戒时,于一切女三境下邪;后取此女,犯戒以不?’答:...东晋僧人。本姓关,字道林。陈留(今河南开封南)人。一说河东林虑(治所在今河南林县)人。世代事佛。初至京城建康...(流派)Jatāvat,外道名。大日经疏一曰:社怛梵者,谓与知者外道,宗计大同。但部党别异故,特出之耳。...【胎卵二生中有受生】 p0885 俱舍论九卷四页云:如是中有、为至所生,先起倒心,驰趣欲境。彼由业力所起眼根,...【无分别智出离】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:无分别智出离云何?诸菩萨出离,得成办相应,是无分别智。应知于十地...(名数)受具足戒时之七个证明师也。...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。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,结出谶微,分别善恶,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,瞋恚有薄厚...(弘化社32分本)...佛说盂兰盆经...
佛法不是送人情的,不同世间法,可以作人情送。古人云:宁肯己身堕地狱,不以佛法作人情。如何是将佛法作人情呢?假...
佛教的因缘观,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,这个因缘的修证,它是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。外在...如何为妻,佛陀教诫甚多。如佛言:女人当一心向夫,不得邪淫;不得轻慢夫婿;夫婿远行,整理家中,无有二心;甘心苦...
禅宗六祖慧能大师...
一、东林莲社,高贤云集 在庐山东林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高贤中,除了慧远大师、佛驮跋陀罗尊者、刘遗民...
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,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。 第一个说:必是法师不虔诚,所以菩萨不灵。 第二个说:必是法...
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,所以心里不满意、嫉妒、嗔恨、怨恨,贪心得不到满足了反而为嗔。所以嗔也是贪心的另一种表现形...不修行,有着魔的,像精神分裂症;修行,也有着魔的时候。 发心真诚 现在是五浊恶世──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...
五停心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天台四教仪] 停者止也。谓修此五法。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。一多贪众生不净观多贪欲之人。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。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。令其贪着之心不起。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。(九想者。胖胀想。青瘀想。坏想。血涂漫想。脓烂想。虫啖想。散想。骨想。烧想也。)二多嗔众生慈悲观谓多嗔恚之人。于诸违情之境。辄生忿怒当用慈悲观治之。爱念愍伤一切众生。不于彼而起嗔心。故云多嗔众生慈悲观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谓心多散乱之人。当用数息观治之。数息者。以鼻中出入之息。或
上篇:寄位五相 | 下篇:五忍 |
(杂名)又作羯耻罗,伽絺那。译曰煮狗人,断狱官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:羯耻那,此谓煮狗人。行瑫之杂集论音义曰:羯...
寄库
四不可得经
身念住
不相应行非等无间缘
五家宗旨纂要
受戒时非妻后娶此女不犯邪淫
支遁(约314~366)
社怛梵
胎卵二生中有受生
无分别智出离
七证师
【大藏经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盂兰盆经

【推荐】人人只知有强冤家,而不知有软冤家

心住在外境,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
了幻法师:如何当好妻子

【佛学漫画】禅宗六祖慧能大师

东林圣贤往生画传

破庙的感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