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梵名 Vasu。又作婆[艹/叟]、婆薮缚斯。系奉婆罗门教之仙人。昔之摩揭陀国王,后出家为仙人,尝依四吠陀法之赞言,主...(名数)一常少不可得,二无病不可得。三长寿不可得,四不死不可得。见四不可得经。...【身者识】 p0675 无性释四卷一页云:眼等五识所依意界,名身者识。...【不住生死不住涅槃】 p0342 瑜伽三十六卷十一页云:又卽此慧、是诸菩萨能得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方便。何以故?以诸菩...(一)密教作坛时,与五宝、五谷等共埋于地中之五香。指沉香、白檀香、丁香、郁金香、龙脑香。[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...亦名:食尼叹食戒犯缘、尼叹食戒犯缘 戒本疏·九十单提法:“四缘成犯:一、是尼三众叹得食,二、知是非法,三、受...(杂语)诸种愿望皆满足之意。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:普贤!若于欲世授持读诵是经典者,是人不复贪着衣食卧具饮食资生...【勇】 p0883 瑜伽九十八卷四页云:云何名勇?谓如前说,堪能忍受,发勤精进所生众苦,诸淋漏苦,界不平苦,他...【无得不思议】 p1073 成唯识论九卷十二页云:此无分别智,远离所取能取,故说无得,及不思议。或离戏论,说为无得...(名数)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。七贤如前,七圣者,俱舍论,四教仪之目也。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,七大夫,七...(经名)是四译之称。新译家之称,为萨达磨奔荼利迦素怛缆。法护译言正法华经,罗什译言妙法莲华经。法华玄赞一曰:...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: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,复有五百大德声闻:舍利弗、大目揵...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...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,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《宗本》《物不迁》等四论。但末代弘经,允属四依...
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,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,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,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,不可能会停止的。...
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,他的佛学思想,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在学术界已经有着充分的研究。而对于其晚年信仰净...
丰子恺《十二生肖》漫画。以上作品由丰子恺原创,吴浩然重绘设色。...
1、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《菩萨睒子经》云:人有父母,不可不孝;道不可不学。济神离苦,后得无为,皆由慈孝、学道所致...
佛灭八、九百年间,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,从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国内瑜遮那讲堂,宣说《瑜伽师地论》等,而...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,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。佛教没有正法,佛教就失去灵魂。庙盖的再大,只是一个表相、...
问: 佛教常言:佛事门中,不舍一法,云何破除五蕴?且佛有佛之五蕴,乃至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亦各有五蕴,岂不互相...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,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精舍,佛与弟子们居住于此,并时常为大众说法。 一日,佛陀告...
五藏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六波罗蜜经] 藏即含藏之义。谓经律论等。皆能含藏无量法义故也。一素呾缆藏梵语素呾缆。即修多罗。华言契经。谓上契诸佛之理。下契众生之机也。经者。法也。常也。十界同遵之谓法。三世不易之谓常。经云。若彼有情。乐处山林。常居闲寂。修静虑者。而为彼说素呾缆藏。是也。(十界者。佛界。菩萨界。缘觉界。声闻界。天界。人界。修罗界。饿鬼界。畜生界。地狱界也。三世者。过去。现在。未来也。)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。华言律。律者。法也。谓能断决重轻之罪也。经云。若
上篇:五摄论 | 下篇:五种藏 |
(术语)又曰羯吒私。译曰贪爱。玄应音义二十二曰:羯吒斯羯居谒切,谓贪爱之别名也。俱舍光记九曰:羯吒私,此云贪...
婆薮
四不可得
身者识
不住生死不住涅槃
五香
受尼赞食戒犯缘
所愿不虚
勇
无得不思议
七贤七圣
萨达磨芬陀利修多罗
【大藏经】禅秘要法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
【大藏经】肇论

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

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

丰子恺《十二生肖》漫画

释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

法相宗的概况
【推荐】慧律法师谈正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