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梵语 drsti 或 dar?ana。音译达利瑟致。观视、推度之义。指由眼所见或推想,而对某事产生一定之见解。意谓见解、思...(地名)在摩伽陀国,佛在此池边说宝箧印陀罗尼经。宝箧印陀罗尼经曰: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。...(图像)普贤金刚为降服恶魔而现之形。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曰:普贤金刚手,为降伏一切,现吽迦罗身,摧三...(916~974)五代曹洞宗僧。晋安(福建)人,俗姓和。号冲煦。自幼即不茹荤腥,誓志出家。遂登鼓山依神晏国师剃度,...【恶趣】 p1157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:恶趣者:谓诸恶趣。...【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】 p0990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:若诸菩萨,安住菩萨净戒律仪;为令心住,欲定其心,心怀嫌恨...凡十五卷(或十六卷)。唐代慧苑撰。全称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。又作华严刊定记、华严经略疏刊定记。收于卍续藏第五册...梵名 Mandra。意译弱声、弘声。又作曼陀罗仙。南朝译经三藏。扶南国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梁武帝天监二年(503)来华,献...(本生)释尊在过去世施头于婆罗门时之名,又曰月光菩萨。...指佛与阿罗汉。佛为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之圣者;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、思等烦恼,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,应受世间之大...又作文殊五使者、五种金刚使。即现图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,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。系依大日经卷一具缘品之...佛顶尊胜陀罗尼经...我闻如是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诸漏已尽,神通明达。诸众圣其名曰:尊者阿难,...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,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、菩萨七十二那术、比丘尼五百人、清信士七...
培福、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,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时修福,如果一个人不修福报,只想得到解脱的智慧,那这种没有...
我最初与佛法结缘是因为我的同学。有一次我跟着她一起去拜见师父,就跟着皈依了。不过当时我对佛法的认识就是一张白...
第一、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。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事情,一个理性的人是不应该做的。如果你赢了之后,你的心态是...
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:我要开始修行了,我该如何面对、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俗世之间的各种联系呢?特别是七情...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,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罗的父亲,因为佛陀曾舍弃他的爱女去出家学道,所以就怀恨在心...
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,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,精力充沛,据说他是牛步虎视,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。虽...
(一) 《心经》,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,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,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,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...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,雪山苦行六年,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。成道后,游历诸国,弘法利生。不知不觉,离开...
修大涅槃得五事
【三藏法数】
[出大涅槃经] 涅槃。梵语具云摩诃般涅槃那。华言大灭度。大即法身。灭即解脱。度即般若。此即大乘涅槃也。一不闻得闻谓大涅槃甚深微密之义。一切众生心中。无不具足。以由旷大劫来。无明覆故而不得闻。今者修习大涅槃法。达于如来性常之理。昔所不闻而能得闻。是为不闻得闻也。(劫。梵语具云劫波。华言分别时节。)二闻已利益谓闻是大涅槃微妙已。思惟其义。复能书写读诵。为他广说。令彼开解自利利他。则为一切天人之所敬仰。不久得证佛果菩提。是名闻已利益也。(梵语菩提。
上篇:法华五重玄义 | 下篇:天台五时 |
【军迟】 此云瓶。寄归传云:军持有二:若瓷瓦者,是净用;若铜铁者,是触用。西域记云:捃稚迦,即澡瓶也。旧...
见
宝光明池
吽迦啰身
慧悟
恶趣
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
华严经刊定记
曼荼罗仙
月光王
心自在者
五使者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
【大藏经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

七事得梵天福报

战「痘」女孩的学佛之路

会损坏名誉尊严的六个行为

如何面对七情六欲
善恶随行

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