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指佛教经卷。又作黄卷朱轴、黄纸朱轴。以经文书于黄纸上而卷之以朱轴,故称黄纸朱轴。据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一记载,...(术语)五根中之信根与慧根也。信以破邪见,慧以断无明。无量寿经下曰:寿命甚难得,佛世复难值,人有信慧难。教行...(一)位于韩国京畿道长湍郡宝凤山(距开城一点七公里)。高丽忠肃王时,西域僧提纳薄陀尊者(指空禅贤)应王之请入开...色界之第四禅天,为证得阿那含(不还果)的圣者所生之处。其处共有五天,即:无烦天(无一切的烦杂)、无热天(无一...(名数)三种之圣道也。台家指藏别圆三教之圣道而言。法华玄义一曰:横破凡夫四执,竖破三圣之证得。其他三位圣人,...三种受戒之一。佛入灭后,无授戒法师时,自于菩萨尊前自誓受戒,称为下品戒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(大二四·一○二○...(818~887)日本真言宗僧。通称池上僧都、南地院僧都。初随护命学唯识,后受实慧、宗睿、真雅之密宗,且嗣真雅之法...云何掉举恶作盖?谓心不寂静掉举等掉举心掉举性。总名掉举。染污心品所有心变心懊心悔我恶作恶作性。总名恶作。如是...(术语)身受业与心受业也。身受业者欲界之恶业,由眼耳鼻等五根而生感觉相应之异熟苦果。心受业者,色界中间定至有...【二种愚夫之相】 p0034 瑜伽八十五卷七页云:复次有二种愚夫之相。何等为二?一者、于所应求,不如实知。二者...谓具备七种主要堂宇之寺院。又称悉堂伽蓝。七,表示完整之义。寺院之诸堂表佛面之义,则七堂系指顶、鼻、口、两眼、...八十八佛大忏悔文: 大慈大悲悯(mǐn)众生,大喜大舍济含识,相好光明以自严,众等至心皈命礼。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...1、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(nan)无(mo)佛(fo)驮(tuo)耶(ye) 南(nan)无(mo)达(da)摩(mo)耶(ye) 南(nan)无(mo)僧(seng)伽...阿难说:「闻如是。」 阿难白佛言:「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,有衰耗不得谐偶者,云何不等耶?愿佛天中天,普为说之。...
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,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,个人的立场有种种不便,给予他们一种权宜方便之法,令他们逐渐对...
念佛之人,不复作生死业,然宿业未尽,何能即得往生。 若厌世心切,竭诚尽敬,专志念佛,求佛垂慈,早来接引,则亦...过去,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,二国战力相当,但最后波斯匿王大破敌军,生擒了阿阇世王。 波斯匿王打了胜仗后...请合掌,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!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!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!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!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!南无...
当你两只眼睛一闭,寿命尽了,能不能解脱?如果没有把握,你就得加油用功,不要想得太好了,想得太好容易懈怠因为我...
俗世喧嚣,红尘扰攘,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,难免会让灵魂蒙尘。蒙尘的灵魂,就像一面蒙尘的镜子,让你看不清自己,迷...
当我们不好的念生起来的时候,我们就烦恼了。贪欲烦恼时,你压制这个贪欲的念,到现在又碰上不顺心的人,又来压制嗔...
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,明朝人,姓蔡,住昆明小东门外。父母去世,遗下财产田园,生活过得很好,勤俭劳动,自种菜蔬出...
五法
【三藏法数】
[出楞伽经] 一名名即假名也。谓一切圣凡。情与无情。若根若尘。各有自相。逐体称呼。是为名也。(根者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。尘者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。)二相相即色相也。谓三界一切品类。洪纤妍丑。情与无情。及根尘诸法。各有形状。是为相也。(三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也。)三妄想妄想者。分别虚妄之念也。谓由前名相二法。起分别心。认假名为自己。执幻相为本身。则有心心数法。种种攀缘。是为妄想也。(心即心王。心数法。即受想行等法也。)四正智正智者。如来明了正见
上篇:五所依土 | 下篇:百法五位 |
(杂语)梵王之福德也。俱舍论二十四曰:佛与无上梵德相应,是故世尊独应名梵。...
黄卷赤轴
信慧
华藏寺
五净居天
三圣
下品戒
源仁
掉举恶作盖
身心受业
二种愚夫之相
七堂伽蓝
【大藏经】八十八佛大忏悔文
【大藏经】十小咒注音版
【大藏经】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

何为「三净肉」

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
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
慧律法师《楞严经重点提示》

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

为灵魂沐浴

勤转念,证菩提 -- 善于修这颗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