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词典 > 三藏法数 > 正文
四无量心,亦名四等,谓慈、悲、喜、舍也。有凡夫人,虽得四禅,以乐高胜,求作梵王,更修四无量心。 一、慈无...(譬喻)佛果之功德广大譬如海。华严疏四曰: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。...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。...梵名 Pūva-phalgunī。即二十八星宿之一。又作前颇求尼、前德宿、初破求、间错天。此星宿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之南...(一)位于浙江杭县。东晋咸和年间(326~334)沙门慧理创建。唐长庆四年(824),于此寺刻石壁法华经。据元稹所撰之...(人名)Bālāditya,太子名。译曰新日。婆薮槃豆传曰:正勤日王太子名婆罗帙底也。婆罗译为新,帙底也译为日。...(经名)一卷,赵宋施护译。说四无畏及八大众中无畏。...梵语 dāna,巴利语同。又作旦那、柁那、拖那、驮曩。略作檀。意译为布施、施。即给与、施舍之意。梵汉并称,则为檀...(一)位于江苏镇江东南五州山。晋永熙元年(290)置,初名因胜寺。六朝隋唐,俱称名刹。宋熙宁间重修,更名显慈寺。...古代印度外道所用六种论。又作六皮陀分。与四韦陀、八论等合称十八大经,即金七十论第二十三章所说之外智。(一)式叉...(人名)Nyagrodha,沙弥名。尝于阿育王殿前现严正之威仪,王为舍婆罗门而归敬沙门。见善见律一。...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: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,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,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,无复...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...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..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。买肉吃尚造作罪业,更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,活活煮死1命,削禄20善。即使虫...
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,觉得:我自己造作、举心动念都很染浊,身口意三业也免不了损人利己,造作了一些恶业。所...
佛法者,心法也。此之心法,乃生,佛,凡,圣各所同具。生则全体迷背,虽有若无。佛则彻悟彻证,亲得受用。又复兴大...
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: 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唯除五逆,诽...
(一)普通人的心理活动-住于过去和未来 一般人总是常常想着过去、想着未来,能够想到「现在」的已经不错了。我们...修习禅定的人,他们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等五官,甚至于意识都不与外界接触,不受外境的影响、干扰。而在他们的内心世...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,而执持名号,持之以恒,达到感通佛力、成就往生的目标,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。兹拟念佛...有人说:胎儿一旦离开母体,呱呱落地之时,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。所谓一朝落地命安排。相命学家就根据这个出生的时刻...
四华
【三藏法数】
[出翻译名义] 一分陀利梵语分陀利。华言白莲华。二优钵罗梵语优钵罗。华言青莲华。三钵特摩梵语钵特摩。华言红莲华。四拘勿投梵语拘勿投。亦云拘某陀。华言黄莲华。
上篇:四不成 | 下篇:四种心 |
(名数)一、径山兴圣万寿寺,在杭州。二、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,在宁波。三、太白山天童景德寺,在宁波。四、北山景...
四无量心
果海
多闻坚固
张宿
永福寺
婆罗帙底也
四无所畏经
檀那
净因寺
六论
泥瞿陀
【大藏经】悲华经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
【大藏经】【注音版】六祖大师法宝坛经
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

业障深重有资格往生吗

有心世道之人,咸皆提倡佛学

阿弥陀佛四十八愿--十念皆生我国愿
